周末去成都。感觉和当时去西安差不多,期待。

成都,简称“蓉”。似乎像个女孩的名字。映像中的成都,应该和大多数城市差不多,大兴土木,处处是新城和旧城。如果说西安最大的印象是吃。不知道成都是不是还是这些。只有等待了。

几日很忙。

面不是饭,但是和饭碗有关。是“面试”。对待这个问题本不是很轻松,但是听多了,也就省省,成为面了。最近面试了很多年龄相仿的人。最初,只是寻找可以合作的伙伴。后来,就不由自主的双方彼此称称斤两。

人的不同层面的特点。即在不同的年龄达到不同的高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特点包括:应对方式、思考方式、

三个人

有人很喜欢翻我的博客。我很感动。

我的博客世界中充满了对自我的追索。应该不是大家都喜欢的那种。我常常自诩为将发生的事情拿出来反思一下。后来,发现可能会伤害一些人,就分级处理。一些东西只是写给自己的。而一些是我认为是朋友可以探讨的。而展示到公开的,大多是时常可有可无的记录。

声音

上周四。吴辞职了。由于个人原因。她告诉我是父母的问题。我很快就批准了。

我对吴的工作很不满意。我觉工作能力差是最主要的原因。作为助理不能够胜任目前的职位。听到辞职的事情,第一个感觉,很好。很轻松。

事情已经过去了2天多了。老板和我讲,他觉得把吴从两个部门踢来踢去,已经让她没有安全感。是我们的随意导致了她的选择。其实,我想的很简单。我觉得,作为一个下层员工,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公司是不应该保留下去的。职位调动也是为她找到一个新的定位。没有想到,别的部门也是不满意。可能感情的事情上也出了问题,就导致她觉得留在这里没有价值。

上周,探讨人性。我总是觉得人性是恶的。惩罚比赞许更加重要。我也是从4月以来这样管理我的下属的。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讨价意味着妥协。不过吴的事情,似乎是我秉公办理,其实可能已经掺杂了我对强权的欲望。平均一个月裁掉一个。从最初的流眼泪,到有点犹豫,到轻松,再到一种很轻松。一方面是我的团队在变化,按照我的想法。一方面是我的想法在膨胀。以至于一时间,我和老板谈话时都不知不觉的说出“杀!”以此来表示我对下属的不满。

吴很不容易,是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小姑娘。人比较老实善良。是一个似乎值得同情的人。但是在我的体系中,她被排除在外,因为弱。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行使。但是今天还是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我觉得,过犹不及,需要调整。

倾听倾听

今天很烦。烦的几乎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工作。美其名曰:思考。又是一思考花了一天。想想自己已经花费了好几周的时间思考了。自己很喜欢即时性的思考,很喜欢帮助别人下判断。但是却不善于就一个问题深究,不喜欢处于弱势地位去处理问题。总之,很多是我本身的短板。再加上,时间和目标管理上的诸多问题。每天其实,过得很疲惫,并且觉得没有做什么事情。

6-15补充:

自己已经决定需要服利他林的时候。说明自己已经近乎崩溃的状态。异常焦虑。

酸的味道

自以为看过周星驰的所有电影,没有想到还有《行运一条龙》。故事很简单。却体会到一种酸的味道。

酸是一种很奇妙的味道,很刺激。甚至终身难忘。有时候,躺在床上睡不着,就喜欢闭上眼睛,极力去想,去回忆曾经的年代。就好像游泳中一口气扎入水底,去寻找残留的记忆。似近非近的大学时代,惴惴不安的学生时代。就好像去翻一些东西,很甜的味道,很酸的味道,很苦的味道。往往,累了就睡着了。

三分还是七分

同事告诉我。我人心很好,就是对大家要求太严厉了。

似曾相识的话,让我想起已经离开公司的刘。不过没有特别的感觉。对于有厉害关系的人,最多也是信3分。要相信7分假。想想前面发生的事情,盲目的乐观和激动,都会影响自己对工作的判断。一个和自己很近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加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差不多在同事中,感受到一些。结合他们的话,基本可以判断情况。

周末。事情很多,一个假期,反而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

想想,吾将独行。

交流

Z

《适应》中的疑问:
首段中的三点,认定为生物的属性是否合适呢?
生物的属性仅此三点吗?
为何是这三点,认定的标准或角度是什么呢?
感觉不太准确,一二像是生物性层面的,三是社会性层面的。

W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
生育繁殖:是物种存在的必须
适应:即适者生存,两个层面,一个是对于低级生物来说,使用环境的变化,对于高级生物,是一个社会层面的适应和发展。
生物的属性,这三点只是泛泛的概括,没有深究其是不是符合科学的严谨。如果觉得尚有哪些层面,可以讲出来探讨一二。

当用制度去调整每个人的位置时,所依据的制度其制定的程序及其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开,是否还需要完善。
我认为人性都是恶的或者是愚蠢的。平衡来自于双方保持距离和位置

Z

如果人性是恶的,很想知道你所说的“制度”如何形成的?
两者的关系如何?
是因为人性恶,所以才需要制度来制约,还是人性恶的情况下制定的制度也不可依赖?
你说的“平衡”如何形成和保障?

W

我的想法并非来源于书籍,而是来自于与人交流的体验。人性本恶,来源于对秩序感的渴望。适当合理的秩序(制度),可以约束行为甚至是欲望。制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写下来,大家传阅签字的。一种是看不见的,是大家约定的东西,或者是一种要求。第一种可以理解为制度。第二种可以理解为文化。制度只是要求大家不要做什么,或者必须做什么。而文化,是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或者需要做什么。两种是核心和延展。平衡来源于人的素质、制度、文化三者的平衡。我们去除不合适的人,填入新的适合文化的人,同时用文化和制度去调整一个人的素质。同样,制度会越来越多,文化也会越来越丰富。

Z

恩。
说得很好,受益匪浅。
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纸面的制度是公司制定的,自上而下的,硬性的,约束性的;看不见的文化类似于一种公司内部人的契约,平等的,大家都认同的;平衡是一个人的理念、价值观和这个公司的制度与文化的契合。同时,制度,文化,人都是随着社会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W

很智慧。只是一种体验。没有想到竟会有如此专业的点评。很好呀。
加油!
天生我才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