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今天给很多的老师拜年,虽然已经十年过去了,老师们似乎一直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感兴趣。每次见面都会滔滔不觉。有的老师依然思路很清楚,即便是新生的事务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当然有的时候很多想法并不好去表达,但是他们会告诉你,他是如何理解的。今天和我们初中的物理老师交流了很久。

不是什么物理问题,而是对自己的理解。我问物理老师,您觉得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我是如何走过来的?

他是这样讲的:他很多年没有和我接触了,对现在我的状态不是很了解,只是从我的表达上觉得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觉得当时我很用功,问题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去掩盖什么。而有的学习不错的同学会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什么地方不懂。他觉得是一种更大的理想。老师讲的很简单,而我只是想和他探讨一些教育的思维方式。他说后来也觉得老师主要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想法。

他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师,我也非常重视他对于事情和我本人的看法。其实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我觉得了解我的人,其中获得的也是一种对自我各个层面的理解。大家共同指向了理想,其实我觉得用专注更为合适。

此外,和大家探讨了一些油田的生存问题。我原来并不是很清楚,后来才慢慢的感受到了,一种高福利状态下对人的束缚。很多同学,都依附于这个大的托拉斯企业,其实机会很少,待遇也很差,只是觉得大家都认为这样很好。大家有的时候想法都让人觉得很绝望,一个本科毕业生,为了一个四百元的工作,等待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只是为了进入油田而已。我不明白外面的世界真的有大家讲的那么可怕吗。等待。只是等待。机会越来越少,也是不断的等下去。

也许找不到方向,不如飞回父母身边也好。而最重要的东西却丢失了,是时间,以及比时间更重要的成长的机会。而我发现,不能去和大家谈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很害怕,大家已经习惯了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知道除了不公平之外还有什么。不去想,害怕想。

意外的短信

大年三十,会收到很多朋友的短信。其中一条短信,很意外。从来没有见过面,很意外她通过博客走进了我的世界。其实,我的世界很拥挤,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很少为自己去争取一些东西。总是觉得生活就是这样,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博客,给我带来了一种感受,觉得是一个和我有点相似的人。当希望都破裂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在寻找一种东西去填补自己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寂寞。这个时候,我试图走进。只是被阻隔在她的世界的门口,我可以看见她,却无法走进她真实的世界。QQ聊天,我知道她的名字,但是除此之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我放弃了在短时间内寻找她的想法。将想法束之高阁,只是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等待会落到我手里的苹果。这一次,我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我不知道姐姐关于,很遥远是形容什么,总之可能是差异和距离。不知道是不这样。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可能对待女人和对待客户一样,分析,把握,沉住气。可能我喜欢幻想,总是希望如何如何,而现实总是让人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想法。而我只是这样等待。

非常高兴收到这个短信,我想是我新年收到最重要的短信。

ZCY:  苹果,好吃。

淡淡的北方

相对于五光十色的南方,北方的冬天,只是单调的灰色。早上还在下很大的雪,但是到了下午,整个城市又从白色慢慢的蜕变成灰色。其实灰色或者其它什么颜色都只是生活的一部而已。下面的照片是一个水库的傍晚。听说晚秋和早春都会有迁徙的天鹅在此栖息休整。但是今天,我依旧看到了很多的水鸟,有的非常大,甚至都怀疑是不是天鹅或者仙鹤。

冬天最珍贵的是暖色。有的时候暖色真的让人很振奋,尤其是彻骨寒冷的天气里。我觉得相机就是我的眼睛,我不会调整什么焦距和滤镜,甚至对曝光选择都不是很擅长。只知道有的时候要留意着心里跳动的声音。它会告诉你如何去捕捉风景。

淡淡的北方,记录下来。

像懒猫一样生活

离开了咖啡,离开了一个人的午餐,离开了电话。这些,就是到了家。

一直觉得,回家就会变得很松懈,进而失去很多功能。这次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想想,人总有很多的生活状态,没有必要让自己一直处于高效状态中。一年只是一段时间而已,只有睡觉和吃饭。

东营的天气一点都不冷,甚至比上海还要暖和些,我的小屋,暖气很热,同时还可以晒到暖暖的太阳,人好像变成了一个懒猫。只是等到睡得非常多的时候,才神个懒腰。妈妈的饭菜做的不很好,虽然我一直都会在吃饭前,赞美饭菜,现在一如既往。这几日,唯一的运动,就是去追逐娜娜,它还是一见我就藏起来,而我总是试图接近它。

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都不如去年,可能到了年龄,很多这个年龄的亲戚的身体都变得很差。妈妈一如既往的忙碌,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做点什么帮帮她。闲暇的时间,我总希望自己可以专注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规划,但是人一旦松懈,大脑也放假了。

好吧,放假了,像懒猫一样生活。

MY春运-不要放弃希望

年前,上海家中,最后一篇日记。我要出发了。

感谢各位博友的祝福。

已经储备了足够的高能量水和食物。相信即使路上多走2天,也不会饿着。

回家。

MY春运开始了!

2月3日补充:

非常顺利的到家,汽车在江阴通过大桥的时候略微有点慢,但是一旦通过盐城,就是完全没有雪了。车速很快,甚至比平时都快了十几分钟。只是那么繁忙的春运,而这辆汽车上,做了刚刚只有一半的人。主要是几天前,很多人都以为不能回去了,改乘火车或者干脆就放弃了。我想如果信息能够及时的被传递出去一定会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回家的。而网上公布的多是网友了解的信息和特别大的车站提供的资讯,对于长途汽车站就没有太多的信息了。信息的不通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不过还是非常顺利,司机说这是这几天来来回回最顺利的一次,每一次都要堵,这次一分钟都没有。

不要放弃希望。

松懈->彻底松懈

今天,烦躁无比。银行卡挂失后,给了一个领新卡的单子,家里和公司都翻遍了,没有。看来来年再说了,反正都冻结了。

从一月中旬开始就进入了放松状态,一松百松,好像处于失功能的状态里了。我这个人总是这样,一旦进入松懈状态,就松懈的一发而不可收拾。本想今天下午彻底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办公用品,一张挂失单半个下午就过去了。一个小小的疏忽,竟然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太松驰了。

幸好,事务不多,要是大家都看到一个极其手忙脚乱的我,真的要羞愧。

算了,事情只能这样,又得去银行挂失那个挂失单,挂失,挂失,挂失,年后再说吧。

昨天,终于没有忘了给老家的爷爷汇去500元。是爸爸的要求,只是一拖再拖,终于不能再拖了,就办了,真的不知道这种松懈的状态要持续多久。

 

回家-洋流

明天,下午,16:40,从上海长途汽车站(沪太路)回家。听说,班车没有影响。似乎通过网络隔岸观火几日,也要踏上返乡的旅程。想想今年的雪灾在中部各省,我回家的路线似乎没有太多的报道。希望是一个平安的旅程。

昨天,气象台专家,分析暴雪的原因,似乎只是泛泛的讲,是一个全球的问题,是一个稳定的过程。所谓稳定并不是突变,是一个正常的过程。Science&Vie,几乎每期都在探讨全球变冷还是变暖。有一个变冷观点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全球变暖,导致两级冰山融化,高纬度地区淡水汇入大海,海水盐度下降,进而让非常关键的洋流循环出现动力不足。洋流循环是两级地区通过盐份浓度发生作用,产生下沉的动力,将从赤道来的水流下沉变成寒流返回赤道,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形成一个环,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能量循环。单单对北大西洋暖流的研究表明,暖流带来的能量,大概是10的15次方千瓦,比全球的发电量还要庞大的多。而从70年代以来,似乎有些研究表明洋流的动力下降了30%,但是并不知道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气候。电影《后天》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来阐述气候突变,只不过似乎夸张了一些。

既然全球变冷,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淡水会重新被转移到陆地上进而让盐分浓度重新提高,是不是又会恢复正常。不过,一次转变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过程。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不是有点漫长。

2月4日补充:

Science&Vie科学家称,即使是洋流停止,也需要几百年的历史,至少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赶不上了

 

做客-小年

今天,销售部的老大庞请我到他们家做客,知道我也是一个人,不如大家一起过个小年。办公室里的唐也没有什么事情,就一同前往。庞虽然也是租房子,并且屋里也是简单无比,但是感到是个不错的家。太太很体贴,拾到饭菜很麻利。并不是想漏一手,但是既然一同前往菜市场,就为自己炒菜要了一些蔬菜。给大家展示一下并不是特别熟悉的回锅肉。

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自从我从销售部分离出去,单独组建市场部之后。我和庞的关系也就变得很淡了。尤其是我们年底的培训和销售额,都让庞很焦虑。焦虑并非是嫉妒,而是对他已经形成的思路的挑战。庞并不能够很轻松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不能表达出来,而是暗暗发火。不过,我习惯了,只是知道应该首先滤除自己和他的情绪,然后分析他到底在讲什么。上次公司一起吃饭,我们两个部门就拼上了酒,他们喝啤的,我们喝白的。刘也不例外。我们都没有太多想法,可能也是我挑起的,两个部门在PK。虽然我们市场部,被我私下给老板开玩笑,戏称销售二部。

大家总要磨合,激烈的碰撞,可能有利于双方的磨合。我们最近有了比较多的交流。我擅长思考,而庞擅长有条不紊的做事情。我们在碰撞中,至少我发现了庞身上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快速认识一个人并建立合作关系。这一点,我佩服无比。并且,可能是我的扰动,庞也着手本部门的培训,虽然在我看来,有点慢,但是至少很有想法。

在庞的家,我有点发现自己还是一个年轻人,相对于老练的庞。

菜烧的还不错,尤其是我的回锅肉,被大家一扫而空。有点成就感。不错,小年。

闲下来的时间,突然有了很多想法,甚至开始规划我们部门年后的工作安排。我觉得想法都不够大胆,希望可以突破框框,去思考如何运作。

反思我的管理

现在,公司的事情已经不忙了,很多时候可以想想已经发生的事情,回顾一下,以便作出调整。

管理工作是今年8月接手的,以前也或多或少都有些,但是和领导一个部门的任务,似乎不能相比。首先接触的是马,马一开始很合作,也很容易接触,甚至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朋友。我和他讲了一些事情,和做事的方式,甚至探讨一些更为深入的问题。当时,我就感受到了,马思维上的混乱。到后来马归属到我们部门,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甚至出现了对抗。我觉得马的事情,给了我很多启发,有的时候,不需要和下属讲很多,因为他们可能真的无法理解,甚至会引起混乱。讲100个事情,大概能认识到几个问题呢?我想1个或者没有,是正常的。因为这种方式不是主导方式,而是辅助方式。主导方式是明确的命令,和对执行的监控和指导。其实很简单。

而辅助方式是否就是没有效果的呢?我的个人想法是需要的,即使是当时无法理解,也会慢慢的潜移默化中改变的。是一种内化的和更为长远投资的东西。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对后来的陈和刘都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沟通,但是都不会有最初对马时的激情了。于此同时,我开始减少这个方面的工作,希望通过整体或者是团体的方式来激发大家的想法和态度。这就是后来尝试的心理影片的播放和讨论。

对马的管理,我一直抱怨马的社会化问题,甚至相信压制和强权对于他更为有效果。后来,听老板讲,“用人”是考虑他们身上是否有为我所用的东西。而我希望的是一个符合我性格要求的员工。这个问题,是去年年底认识到的,我觉得是我自身包容的问题。同时也开始尝试慢慢的松松紧紧的管理,所谓张弛有度。在集中收拾一些他身上的问题后,放上一段时间的羊,暴露问题之后在集中。这种方式对于马来讲似乎遇到了障碍,我认为是他对于我的反抗。我们之间更多的是命令和服从,对抗和压制。似乎没有了当时朋友之间更加宽松的关系。

马面对我很紧张,甚至有点焦虑。这个我想不是我希望的关系状态。我尝试去弥合,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的人会讲时间会改变一切,我想可能是这样的。需要等马成长起来,或者我们彼此就这样去工作。

思路不是很清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