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对抗

离开山东。假期已经基本过去了。可能大量的睡眠让我很轻松,同时家务工作妈妈总是当仁不让的全权包干。这样家真的变成一个完美休假的地方。不过,我也一直纳闷,为什么一回到家就失功能呢?失功能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感到自己的退化。而,到了家之后,我真的就退化了。

我发现是妈妈非常强大的控制力量,以及爸爸对这种控制力量的加强。很有意思,爸爸也是很反感妈妈这种控制力量,但是他的反抗,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或者是情绪的释放。而对于我和弟弟的控制,爸爸基本会站在妈妈的一边。同样,我和弟弟也在对抗,十多年的磨合,我们的对抗也似乎变成了类似爸爸的处理方式,仅仅是情绪的释放,用沉默和烦躁去对抗妈妈的情绪。爸爸处于一个和妈妈近似平等的位置,他也拥有更多的对抗方式,而我和弟弟就没有了。这样,我们几个就这样成天消耗情绪资源,疲惫不堪。

我尝试了很多方式,尤其是离开家以后。同时,我发现妈妈的控制力量也是规律的或者是有其特点的。就是,一个标准建立,她的标准很简单,归纳起来:1、时间。2、过程。3、比较。时间主要是会给出一个期限,在期限内会采取什么措施,在期限外会采取什么措施。一般来讲,妈妈的命令发出后,就会采取行动对于不合作的行为。逾越期限意味着暴力或者近似疯狂的行为让我们都非常难受。过程,理论上讲一般管理不会特别重视,而妈妈对于过程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在一个目标和期限制定出来之后,过程其实也被规划出来,她自信自己的方式是最合理的。任何不能按照她的方式进行操作的,都是不允许的,最近这几年随着她的控制力量减弱,对过程的控制已经不是很强大了,但还能够时时体会到。比较,其实这个是妈妈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以前我把它归纳为虚荣,这样有点委屈她了。她并不虚荣。但是确实有一个比较标准。很简单,我做的比你好,我比你有眼光,我比你更细心等等。是一个建立于变动的体系,和参考他人的评价建立的一个比较标准。

我已经无意识的面对妈妈的标准和控制力量。我采用的方式是外显的对抗,比如争吵和发脾气。弟弟也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采用对自己的对抗。同样,我表现为更为强大的攻击意识,而弟弟表现为内敛和自卑的防御意识。这个问题其实也很有意思,只不过暂不涉及。

妈妈除了一个标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混乱,我觉得她很多时间都在找东西,四处找,似乎不是记忆里问题,而是非常不好的随手乱扔的习惯。混乱加上标准真是很可怕的一种管理体制。

其实,对于我们母子关系,并没有太可怕,毕竟妈妈是非常有爱心的,她的付出总是无私的。你只需要按照她的方式来做就是了,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然无私的付出也是妈妈的一柄利器,因为这样就完全掩盖了她的标准和混乱,这个当然她本人也是无意识的。

一回到家,为了不至于更为消耗情绪的对抗出现,我总是会迎合妈妈的命令。当然也有迎合不了的,就是我的个人问题,东家长西家短,四处为我推荐女孩,甚至想法都让我为之乍舌。这个方面,我一开始是应付,以求他们会厌烦而停止。没有想到,随之而来的是对我没有尽头的嘲讽。这种感觉是非常不好的,以至于在即将离开家的一天,我和妈妈摊牌了,我告诉她,在家我很不舒服,心很疲惫。她很生气,尤其是会拿出为我们付出很多这样一个理由,压得我无话可说。但是这一次,我想既然已经对抗上了,就要表达清楚,我告诉她,她的行为让我很疲惫。等等。

妈妈是一个可以讲道理的人,但是你的道理必须是她认为对的。我只是表达,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对这个事情有自己的步骤和计划,这些不能够和一般的同学及亲戚比较的。她认为是歪理。但是也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就这样她很生气。大概一天,都在生气。但是第二天,我感到,她似乎可理解我的行为,或者我即将离开家,留一个好印象。我们都收拢了情绪,她还是把我送到车站。我很感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退化,为什幺要失功能,为什么要把情绪消耗到对抗之中。你得告诉他们,你是成年人,有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不可以讨价还价的。还是不错,一般退化状态会持续到工作之后2-3天,但是这一次今天就完全恢复了。虽然在家的状态并不好,甚至大脑都不运转了,但是还是在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及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我想,这些都是这次回家很大的收获,发现了问题,意味着重新调整自己对事情的决策。

拼图-自娱自乐

娜娜正在睡觉。

而且睡得很香。

Human:“娜娜。娜娜。”

娜娜:“什么事情!”

娜娜:“咦。你拿的是什么东西?”

Human:“是数码相机,照相用的”

娜娜:“哎,我还以为是吃的呢”

Human:“可以给你拍几张相片吗?”

娜娜:“不会照的很傻吧”

Human:“不会的,只要不拍人,其它照的还行!”

娜娜:“是吗!你的保证,不能有很傻的片子”

娜娜:“我准备一下,唉……唉……,伸个懒腰”

娜娜:“拉拉肌肉。总不能不精神”

娜娜:“好的,我准备好了”

Human:“注意看着这个绳子,我要开拍了!”

娜娜:“OK”

“呱……”

娜娜:“什么!%#¥@……&×”

Human:“不要害怕,是闪光灯而已”

Human:“怎么啦?”

娜娜:“NND,不拍了,把眼睛都闪坏了”

Human:“只要一会儿,就好了”

娜娜:“TNND,不拍了,坚决不拍了!”

娜娜:“死都不拍了,坚决不合作,坚决不睁眼睛”

Human:“要不给你弄条炸带鱼过来”

娜娜:“不要,生气了,不拍,岂能为了半片带鱼,而折腰”

Human:“要不给你弄两条来?”

娜娜:“偶?!”

娜娜:“五条!”

Human:“成交!”

娜娜:“赫赫,太好了!”

娜娜:“赫赫,我们猫的瞳孔可以自动调节,闪光灯不碍事”

可以理解的爸爸

过年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表达自己对彼此的亲情。只是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以前很少关注爸爸,在我的世界里妈妈似乎影响更大一些。只是觉得爸爸很简单,似乎没有很多心计,甚至有的时候还有一种类似孩子脾气。自从上高中以后,在我们断断续续的接触,爸爸并不擅长去表达自己,我们在一起聊天,更多的是爸爸会扯出一个时事政治的话题。而我更多的时候会去迎合,我们彼此都停留在对方的门口,我不想进去,他不想出来。觉得用代沟来形容也未尝不可,我们彼此是生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好像就是这样。

过年回家,期间和爸爸学开车,让我们彼此有了更多可以接触的生活。或是是更多的时间是和爸爸一起度过的。小小的驾驶舱里,只有我们父子两个,他也试图找些话题,而我也试图走进他的世界。爸爸的话踢很简单,似乎从年轻的时候就是油田的福利和对外面世界竞争的想象。现在有多了一个,就是催我找对象。而两个问题都是我非常反感的,只是老头子,不会和妈妈一样去控制你,只是说说而已,那么说就随便了。

我不是特别理解他,我觉得他似乎很简单,却又一些很特别的东西,好像说不清楚是什么。对生活有时很认真,有时又很随意,有时很勤奋,有时又很懒惰,有时很严肃,而有时又觉得他像个孩子。好像琢磨不定的特点。我想爸爸是两面的,一面是紧张的面,一面是松弛的面。面对工作的时候更多的表现是紧张严肃的一面,而对生活更多是慵懒松弛的一面。这样他一直像个不倒翁,在并不简单的官场中,多年维持一个教导员的职务。一些东西支持着,没有让他下滑,一些东西却妨碍了,没有向上的动力。长久以来,在我的印象中,爸爸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松弛的一面,我一直觉得这样不好,希望他威严起来。后来经历的事多了,生活并不是只有一面,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对他的评价。我想这样看去,似乎他也挺成功的。此外,有一个愿意为他付出的妻子,和一个依然很温馨的家。似乎作为一个普通的男人已经很成功了。

到现在,我还是不能理解他,尤其是开车这个行为。我觉得他什么都不缺,还是一个干部,为什么要去开车呢?爸爸并不是一个勤快人。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尝试去理解他,都觉得少了一个看不到的面。

今年,回家,他们两个血压都高,准备送个血压表回去,也是一拖再拖,甚至都没有心思给家去个电话,很怕他们又不厌其烦的讨论我的个人问题,而我只能一味的欺骗他们。这种感觉很不好。

尝试去理解,我身边的人。

等待

今天给很多的老师拜年,虽然已经十年过去了,老师们似乎一直对我们的生活状态感兴趣。每次见面都会滔滔不觉。有的老师依然思路很清楚,即便是新生的事务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当然有的时候很多想法并不好去表达,但是他们会告诉你,他是如何理解的。今天和我们初中的物理老师交流了很久。

不是什么物理问题,而是对自己的理解。我问物理老师,您觉得我和大家有什么不同,我是如何走过来的?

他是这样讲的:他很多年没有和我接触了,对现在我的状态不是很了解,只是从我的表达上觉得有了很大的变化,他觉得当时我很用功,问题不懂就是不懂,不会去掩盖什么。而有的学习不错的同学会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什么地方不懂。他觉得是一种更大的理想。老师讲的很简单,而我只是想和他探讨一些教育的思维方式。他说后来也觉得老师主要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想法。

他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师,我也非常重视他对于事情和我本人的看法。其实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我觉得了解我的人,其中获得的也是一种对自我各个层面的理解。大家共同指向了理想,其实我觉得用专注更为合适。

此外,和大家探讨了一些油田的生存问题。我原来并不是很清楚,后来才慢慢的感受到了,一种高福利状态下对人的束缚。很多同学,都依附于这个大的托拉斯企业,其实机会很少,待遇也很差,只是觉得大家都认为这样很好。大家有的时候想法都让人觉得很绝望,一个本科毕业生,为了一个四百元的工作,等待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只是为了进入油田而已。我不明白外面的世界真的有大家讲的那么可怕吗。等待。只是等待。机会越来越少,也是不断的等下去。

也许找不到方向,不如飞回父母身边也好。而最重要的东西却丢失了,是时间,以及比时间更重要的成长的机会。而我发现,不能去和大家谈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很害怕,大家已经习惯了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不知道除了不公平之外还有什么。不去想,害怕想。

意外的短信

大年三十,会收到很多朋友的短信。其中一条短信,很意外。从来没有见过面,很意外她通过博客走进了我的世界。其实,我的世界很拥挤,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很少为自己去争取一些东西。总是觉得生活就是这样,不要有太多的欲望。

博客,给我带来了一种感受,觉得是一个和我有点相似的人。当希望都破裂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在寻找一种东西去填补自己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寂寞。这个时候,我试图走进。只是被阻隔在她的世界的门口,我可以看见她,却无法走进她真实的世界。QQ聊天,我知道她的名字,但是除此之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我放弃了在短时间内寻找她的想法。将想法束之高阁,只是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等待会落到我手里的苹果。这一次,我相信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我不知道姐姐关于,很遥远是形容什么,总之可能是差异和距离。不知道是不这样。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可能对待女人和对待客户一样,分析,把握,沉住气。可能我喜欢幻想,总是希望如何如何,而现实总是让人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想法。而我只是这样等待。

非常高兴收到这个短信,我想是我新年收到最重要的短信。

ZCY:  苹果,好吃。

淡淡的北方

相对于五光十色的南方,北方的冬天,只是单调的灰色。早上还在下很大的雪,但是到了下午,整个城市又从白色慢慢的蜕变成灰色。其实灰色或者其它什么颜色都只是生活的一部而已。下面的照片是一个水库的傍晚。听说晚秋和早春都会有迁徙的天鹅在此栖息休整。但是今天,我依旧看到了很多的水鸟,有的非常大,甚至都怀疑是不是天鹅或者仙鹤。

冬天最珍贵的是暖色。有的时候暖色真的让人很振奋,尤其是彻骨寒冷的天气里。我觉得相机就是我的眼睛,我不会调整什么焦距和滤镜,甚至对曝光选择都不是很擅长。只知道有的时候要留意着心里跳动的声音。它会告诉你如何去捕捉风景。

淡淡的北方,记录下来。

像懒猫一样生活

离开了咖啡,离开了一个人的午餐,离开了电话。这些,就是到了家。

一直觉得,回家就会变得很松懈,进而失去很多功能。这次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想想,人总有很多的生活状态,没有必要让自己一直处于高效状态中。一年只是一段时间而已,只有睡觉和吃饭。

东营的天气一点都不冷,甚至比上海还要暖和些,我的小屋,暖气很热,同时还可以晒到暖暖的太阳,人好像变成了一个懒猫。只是等到睡得非常多的时候,才神个懒腰。妈妈的饭菜做的不很好,虽然我一直都会在吃饭前,赞美饭菜,现在一如既往。这几日,唯一的运动,就是去追逐娜娜,它还是一见我就藏起来,而我总是试图接近它。

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都不如去年,可能到了年龄,很多这个年龄的亲戚的身体都变得很差。妈妈一如既往的忙碌,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做点什么帮帮她。闲暇的时间,我总希望自己可以专注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规划,但是人一旦松懈,大脑也放假了。

好吧,放假了,像懒猫一样生活。

MY春运-不要放弃希望

年前,上海家中,最后一篇日记。我要出发了。

感谢各位博友的祝福。

已经储备了足够的高能量水和食物。相信即使路上多走2天,也不会饿着。

回家。

MY春运开始了!

2月3日补充:

非常顺利的到家,汽车在江阴通过大桥的时候略微有点慢,但是一旦通过盐城,就是完全没有雪了。车速很快,甚至比平时都快了十几分钟。只是那么繁忙的春运,而这辆汽车上,做了刚刚只有一半的人。主要是几天前,很多人都以为不能回去了,改乘火车或者干脆就放弃了。我想如果信息能够及时的被传递出去一定会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回家的。而网上公布的多是网友了解的信息和特别大的车站提供的资讯,对于长途汽车站就没有太多的信息了。信息的不通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不过还是非常顺利,司机说这是这几天来来回回最顺利的一次,每一次都要堵,这次一分钟都没有。

不要放弃希望。

松懈->彻底松懈

今天,烦躁无比。银行卡挂失后,给了一个领新卡的单子,家里和公司都翻遍了,没有。看来来年再说了,反正都冻结了。

从一月中旬开始就进入了放松状态,一松百松,好像处于失功能的状态里了。我这个人总是这样,一旦进入松懈状态,就松懈的一发而不可收拾。本想今天下午彻底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办公用品,一张挂失单半个下午就过去了。一个小小的疏忽,竟然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太松驰了。

幸好,事务不多,要是大家都看到一个极其手忙脚乱的我,真的要羞愧。

算了,事情只能这样,又得去银行挂失那个挂失单,挂失,挂失,挂失,年后再说吧。

昨天,终于没有忘了给老家的爷爷汇去500元。是爸爸的要求,只是一拖再拖,终于不能再拖了,就办了,真的不知道这种松懈的状态要持续多久。

 

回家-洋流

明天,下午,16:40,从上海长途汽车站(沪太路)回家。听说,班车没有影响。似乎通过网络隔岸观火几日,也要踏上返乡的旅程。想想今年的雪灾在中部各省,我回家的路线似乎没有太多的报道。希望是一个平安的旅程。

昨天,气象台专家,分析暴雪的原因,似乎只是泛泛的讲,是一个全球的问题,是一个稳定的过程。所谓稳定并不是突变,是一个正常的过程。Science&Vie,几乎每期都在探讨全球变冷还是变暖。有一个变冷观点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全球变暖,导致两级冰山融化,高纬度地区淡水汇入大海,海水盐度下降,进而让非常关键的洋流循环出现动力不足。洋流循环是两级地区通过盐份浓度发生作用,产生下沉的动力,将从赤道来的水流下沉变成寒流返回赤道,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形成一个环,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能量循环。单单对北大西洋暖流的研究表明,暖流带来的能量,大概是10的15次方千瓦,比全球的发电量还要庞大的多。而从70年代以来,似乎有些研究表明洋流的动力下降了30%,但是并不知道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气候。电影《后天》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来阐述气候突变,只不过似乎夸张了一些。

既然全球变冷,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淡水会重新被转移到陆地上进而让盐分浓度重新提高,是不是又会恢复正常。不过,一次转变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过程。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不是有点漫长。

2月4日补充:

Science&Vie科学家称,即使是洋流停止,也需要几百年的历史,至少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赶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