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流浪的家

春节闲来无事,遂记录一下曾经的生活状态,以此告诉自己的选择。

离开了大学,背着一个包,来到了濮阳。在公司的仓库收拾了一个3-4平方的空间,用公司一个废弃的屏风圈出来,这个就是我的家。后来人们问我,在哪里,我可以说在公司,也可以说自己在家。房子很温馨,甚至我把很多的书都摆到桌子上,告诫自己空余的时间要多读读多看看。在后来这些书就成了真正的装饰品。04年年底,我的小屋被征用了,主要是培训业务的开展,没有办法只能再去找屋子了。

我的第二个屋子,是公司对面的一个二层小楼,屋子可能很久没有住人了,有一种发霉的味道。我用了一天时间,先是用洗衣粉刷地面,把油污通通都刷干净,12月的北方,很冷了,手冻得通红,只是当时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想法,觉得生活很快乐,是我真正独立的家。那个废弃的屏风又被我搬到新家,从中间一隔为二,一个是卧室,一个是客厅。添置了一个小太阳之后,真正的温暖就走进了我的家。很舒服。屏风是可以折叠的,我把它折成一个几字,上面搭上一根棍子,这样就有了第一个衣柜。至少衣服可以立起来。天气渐渐变暖,我给自己添置了一个海尔的小小神通洗衣机,虽然没有甩干功能,但是至少可以省去了大量的处理衣物的时间。周末省下来的时间做些什么呢?首先当然是娱乐设施,将公司的小电视抱来,买了一个不错的天线,这样就可以看到中央电视台了,真的没有太多的选择,晚上8点的电视剧场,竟然成了我很重要的娱乐。记得那是一个并不是很好看的电视连续剧《如此多娇》,几乎一集没有拉掉。DVD机的到来让生活水平有了飞速的进步,至少可以自主的选择想看什么了。后来它就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常常边洗衣服,边看最新的战争片,当然如果很安静的时候也会看看不错的艺术片。

电磁炉的添置,让我的空余时间更加丰富,因为与之相来的还有九件套,锅碗瓢盆筷子等。我尝试做一些饭菜,后来知道米饭应该几时开锅,鸡蛋几成熟更好。再后来,常常是洗衣机洗衣,电磁炉蒸米饭,而我在看影碟。公司有一个废弃的大水壶,被我改装了一下,吊到房顶上,隔壁是一个做窗帘的,有很多塑料轨道,于是借来一些,搭成了一个一米长四四方方的长方体框架,用透明塑料布一封。买了一个大条盆放置在地上,将塑料布都收到条盆里。这么忙活只是为了解决我的洗澡问题。水壶注上水(冷热都要注入的),钻进浴室,拉上浴帘(塑料布)。打开水壶的阀门,好舒服!再后来,考虑到节水的问题,加了个喷头,就开始洗淋浴了,其实最花时间的就是烧水而已,洗完之后将条盆的水倒掉即可。每天都要用水冲冲,到不是为了干净,而是觉得水会让自己很轻松。习惯了之后,就开始让洗衣服,洗澡,蒸米饭,看影碟相互配合。电视有点老化,声音有点问题,于是又配置了一个有源音箱,哪个震撼力,甚至我邀请浩浩来我家做客,欣赏我震撼力的音响。

濮阳一年,之后,我来到上海,除了DVD和电磁炉,其它电器弟兄们都留在了濮阳,亲戚朋友分了。对了,还有一个榨汁机,榨汁倒是很快,一个哈密瓜,只是用不过3分钟时间就榨出了,但是清洗需要30分钟,借此机会送人了。在濮阳的一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很单调,单调的生活依然可以让我很烦躁。我添置了大量的生活设备,也是一种宣泄,让自己将无法抑制的焦虑和烦躁,找到一个释放的方向。我很喜欢濮阳的家。后来用公司的DV拍了一些照片,不过只保留下了这一张。

我自制的抽油烟机,以及我的餐灯。当时还是很勤奋,除了看看DVD就是看专业书。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向那个方向发展,即使进入公司之后也是这种感觉,当人很迷茫的时候,就会喜欢去看一些专业书,至少感觉自己不是在浪费时间。后来想想,事情并非如此,书籍我根本没有心去读懂什么,似乎什么都不懂。只是知道技术和销售,我必须做出选择。05年的7月,妈妈来到我的家,我给她做了几个菜,很高兴,甚至是无法抑制的幸福,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主人。妈妈具体讲什么我记不清楚了,只是她来了后,依然对我的选择非常气愤,不过也是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在那一天,她把我的东西通通洗了一遍。

05年的十月,我去了上海,为了想法。

=================================================================

初来上海,就暂住公司,一个折叠床就是我的家。晚上打开它,铺上铺盖,藏在里面。早晨,钻出来,收起铺盖,折起小床。空余的更多时间我是四处看看,了解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什么不好,半年过去了。

后来同事一起租了一套房子,我有了一个大床,生活就像大床的来到安静了下来。大床的家,就好像职工宿舍,白天一起,晚上一起。我也开始慢慢尝试烹调,邀请其它同事来家里吃饭,也是抑制不住的幸福,只是家又更进了一步。

06年底,我们都搬出了宿舍。又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是很多人一起合租。房子是标准的毛坯房,什么都没有,在强烈要求下,二房东姚,终于买了一个燃气热水器,当然安装就落到我的手上了。很快,我都很吃惊,没有买什么东西,只是从一个二手不能用的电热水器上拆下来的东西,就装出了我们的澡堂。厨房的油烟沾满了一面墙,正巧整个小区都在粉刷外墙,我和姚就弄了一袋子上来,倒入脸盆里,用手抓起一把抹到墙上,用棍子推平。3个小时就弄好了。因为当时只有我和姚,人手有限。姚是一个做软件的技术人员,她不擅长交流,脾气也很怪。好像除了弄墙,之后我们彼此都没有太多的语言。后来,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屋里,买了一个特别舒服的床垫,很多时候周末,就是伸出手,枕头立起来,拿本书,静静的,舒舒服服的一天。

图中的案板是一种创意,三块板子都是大屋凉台上找到的,那个白色的是二手的电热水器。整个案板还是很稳固的,只是这个屋里通风不好,有很多蟑螂。

=====================================================================

2007年11月

又搬家了,我非常喜欢现在的家,有阳光,面积大,还有冰箱和空调。最近新添置的微波炉很不错的。

在有限的资源下更好的生活。

我不是和事佬

今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刘来电话,说一个客户的OEM项目基本要谈价钱和签合同了。这个客户是我们最近的一次合作,我充当了大脑,刘具体负责执行。而恰恰刘准备明天就回去过年了,矛盾摆在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帮助她,我去完成余下的工作。但是,很快,我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培养,就要教给她认识责任、权利和义务。事情,我说的很简单,第一,我希望你可以参加。第二,如果不能参加,这个生意不能完全算你的客户了。第三,机会总是不等人,自己应该明白如何权衡。她告诉我,她的妈妈今年50大寿,只有一次。而我,平静的讲,有所失必有所得,话只能说到这里,自己去权衡吧。

事情如果让我去处理,应该问题不大。而我只所以全权让刘去谈判,主要是基于培养。这次事件,即使是刘选择回家,也要给个教训。有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不够狠,很多话讲不出来。从拿马,开刀,练他的狡辩和脾气时,我就开始慢慢的学会,给他们一些压力。以及一些教训。我想我不是和事佬。

1月30号补充:

刘留下来了。把火车票退了。我有点吃惊,不过也是意料之中。她今天表达了一些不满,主要是对老天。对于我也是意料之中。我想,这一个考核是通过了,她的职业前途会有较大的空间。我想并不是我帮她,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这个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我也会给其它的下属讲这个事情的。我们的部门要鼓励这种为了组织牺牲个人利益的事情。一剂猛药开来打的正是时候,不过,觉得自己还是要更加清醒的面对问题,让大家养成一个良好的职业素质这个很重要的。

虽然,现在想想觉得自己还是有点不尽人情,但是成长就是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束缚,调整自己的能力短板,不会很好受的。

13:26再补充:

考虑到马,明天就回郑州,上午我们开了一个短会。我的目的是:鼓励刘这种职业素质。这次还是相当不错,别的部门请假回家的占到一半,有的多达4、5天就走了。我们部门现在看来只有马请了一天假。既然要表扬,也要批评,我还是批评了马。我们一起回顾了部门成立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以及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机遇与挑战。我不想说官话。有的地方我就是就事论事的讲。可能也没有太多的准备。其实,我觉得是这样,你得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如果他们不知道,就告诉。没有什么不好的。就是批评和训斥也让大家知道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成长。

最近值得记录哦事情太多了。是不是又想找个倾诉的缺口。

1月31号补充:

合同没有签,主要原因是:价格和付款方式。刘可能有点泄气,不过在我面前她还是尽量去掩饰。事情之前,我就有点预感,只是通过刘收到了太多太乐观的信息,不过想想,我们都需要增长经验。事情至少没有死,大家谈判的大门还没有关闭,只是又是漫长的持久战。

各位网友的意见,我都仔细的考虑过。我想自己的做事和判断问题的风格略有不同。我觉得我的下属有自省的能力,我给他们都是一条需要做出努力才能越过的障碍。越过这些障碍是我们彼此合作下去的基础。OEM客户的问题可以是一个教训,也可以是一个经验。

昨天,由于回来的时候临近吃饭,我请她去必胜客吃了一顿。我想,可能自己觉得有点过分,以此来弥补一下她谈判中的失落。而我一直也没有提这个事情,我不想让下属觉得是我的愧疚什么的,我只是告诉她,马上放假了,一起吃个饭吧。必胜客的匹萨,味道马马虎虎。

2月3日补充:

这件事情,我到现在依然觉得有点矛盾。事情我和老板讲了一下,他只是淡淡的说,有点过了。这件事情,老板讲的正式我一直在考虑的。更为确切的讲,当时,我并没有太多把握,刘会留下来。也许更多的是给她一个教训。没想到,她选择留下来。

我觉得自己应该更人性化一点,底线和惩罚,似乎应该适当的有所伸缩。老板讲“拿捏”,就是在权衡之后,把握最清楚的平衡关系。现在回想起来,不是不足,就是过了。看来成长还要很长的时间,自己要面对的问题很多。

冰封河山

全国普降大雪,首先是飞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最后火车停运,甚至全线停运。我们仿佛被困到了一个个孤岛。最新得到的信息,很多省市遭受到了50年一遇的暴雪,湖南更是进入灾难状态。想想上海今天的大雪也就不足惊奇了。回家要通过苏北和临沂,听说两地也是交通瘫痪。几日盘算如何在上海度过第一个春节。但是依然没有放弃未来几天天气转变的希望。当今天中午阳光又普照大地,我觉得希望更大了一些。

不过,大雪也是有弊有利,长江流域去年普遍干旱,如今的大雪真的可以给干涸的土地一次深深的滋润。一月刊的ScienceVie在一个长篇探讨,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前总觉得很远,现在反而感到就在我们身边。

过年了,还是找找轻松的话题,大雪中的张江还是非常漂亮。清早来到公司后,就跑到楼下拍雪景了。

添置微波炉

周日,为了一只被冻僵的烤鸡,又添置一个微波炉。烤鸡上半个月前买的,自从放入冷藏室之后,就让我不知道如何吃它。似乎添置微波炉的事情由来已久,只不过是找到了借口而已。微波炉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尤其是可以温温早上冰凉的牛奶。想想从家里带回来的花生米,亦可用它爆炒一下,真是高兴无比。

烤鸡,微波了一下,味道自然没有刚买的时候脆,不过还是香气扑鼻。想想给自己添置了好多小电器,用的最多的就是热水壶,其它的都只是压箱底。不过,我想微波炉还是深思熟虑的,至少可以温温早餐。

最近,不知道是等待放假还是等待新一年的开始。心突然很浮躁。总是止不住的漫无目的的浏览自己的博客。事情虽然少了,但是总还是有一些需要做。尚不能进入放假的状态。我知道自己还是不够成熟,放假浮躁的心态还是让自己过早的进入放松状态。

办公楼里的冬天

今天,上海大雪。已经临近放假,心似乎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无法安定下来。我喜欢手里端着一杯暖暖的咖啡,在天台看雪。上海的雪,总是后劲不足,有点像梅雨季节的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完全没有北方鹅毛一般,一夜冰封山河,来的畅快。但是,这里呆久了,也慢慢习惯了,熙熙攘攘的雪。

周末在家呆了一天,外面也是淅淅沥沥的一天,早晨起来,雪花勉勉强强的覆盖了房顶。但是依旧淅淅沥沥。今天中午,雪花开始大起来,从天台望出去,竟然是一个白色的世界。创新港到了假期,会议厅会租给一些儿童培训机构,这样,雪花伴随而来的是尖叫和嬉笑。曾经也和他们一样,喜欢往雪地里跑,但是现在,只是静静的站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看着雪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下雪的时候,并不冷,反而会感到一种温暖。一个人站久了,总会有同事走出来一起看雪。大家会对白茫茫的世界指指点点。进而担心起回家路途是否顺利。而我只是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静静的享受着纷纷扬扬的雪。

一剂猛药

对于人的管理似乎最近有了很多的想法和经验。从最初的保守和防御,到积极和攻击,现在我想更趋于攻守兼备的状态。对待客户和市场,我觉得自己必须知道对方的底牌和王牌,这样才能攻守兼备,以不乱治乱。当然底牌和王牌也需要不断的体会、揣摩和实验。这些,一开始都只是市场上的经验和教训,没有迁移到管理上。最近我发现,是可以用它们来管理你的下属。

刘是我最不好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她从事的工作我也是正在摸索和成长中。她两次和我摊牌,说不做销售,因为不喜欢。第一次,就是我刚刚管理她的时候。当时想,公司用人之际,小家伙什么都不懂,先给个名头慢慢来吧。第二次,就是最近,她讲了后,我没有去说什么。当很多事情都有个七七八八的考虑之后,包括最近有的部门辞职,我觉得自己已经考虑清楚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想,自己是这样判断的,刘对生活是有想法并且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而什么是对自己不好的。总之是一个很敏感而清醒的人,这样的人,你可以和她讲道理的,但是需要告诉她,你的底线。

上周五,我把刘单独的叫道一个办公室。开始,我问她,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很吃惊,开始说。我继续讲: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等等讲就可以了。如果所想,她对自己的身高非常不满。“好了。你觉得,在我看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笑笑讲“你看来,我是一个聪明、但是有点单纯和幼稚的人……”“我来告诉你,首先,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是我对她评价的第一句话。“有一定的能力……”。

我通通通都讲完了。刘是一个一直在做公主梦的女孩,就好象孔雀里的姐姐。我只是把她的梦揭穿了。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很普通的人。我想一个满脑子不切实际想法的人,是不便于管理和成长的。对我和她来说,这次谈话,是一剂猛药。但是,我考虑清楚了,我们部门要成长,有的人一直找不到方向的话,需要下一剂猛药。我的底牌,是亮出来了。当然,需要告诉她怎么做。我们都需要更加职业。

一年足球

毕业后,时间多了,慢慢看看足球。也许06年的足球太过精彩,06年的光芒几乎覆盖了07年。本来没有什么写写足球的想法,这是觉得一年中还是有很多精力在足球上面,现在不写写,怕是很快就丢失了。

4月还是5月,或者6月,记不清楚,在浦东的源深体育中心,鲁能和申花一场对决。申花已经不能再输了,而鲁能正在联赛领头羊的争夺中。球场里看球,并不能看到什么,因为距离,虽然,开球之后,基本可以随意调整自己的座位,但是在客场环境中,总是希望到自己的方阵去助威。感受一下气氛。而客队的方阵,基本上是最差的观看点。想想看球,就是看看气氛,也罢了,鱼和熊掌总不能兼得。

具体记不清楚了,如果心脏不好,最好还是不要去现场。是输了,鲁能输了。

觉得家乡对于山东人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10年多的足球历史,的确培养了一大批的球迷。我不是球迷,好像觉得不够资格,对于我来说看和不看,两可。但是看了就看了。就有点想法。

亚冠功亏一篑,A3重蹈覆辙,联赛亦然。三大皆空,似乎就像很多足球评论人员写的一样。当然也有客观因素,球队的灵魂郑智远赴英国,让一支打法渐渐成型的球队,找不到方向了。很多人攻击教练,甚至嘲笑队长舒畅的转身慢,更有甚者揣测其中的熟人关系。吵吵嚷嚷,一直没有停。在北京队一战中,全线溃退,让我几乎对他们失去了继续关注的想法。觉得就是这样,关键时刻掉链子。

新年,听说来了个从河南转会的北京人,有点意思。要知道这个人并不出名,但是为了得到他,鲁能花费了300万元。外行都普遍不可思忆,觉得不值那么多,包括我。因为球队历史上并不少买而不用的人。我想人总要有点经验,以前尝试一些,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同样的事情会少犯一些过错。当然主教练图拔总有自己的考虑,从2004到2007,从一个半专业球队,变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队伍,虽然需要磨合的时间还很长,但是至少在他的手里,球队实现了向强队的跨越。就这一点,没有人比图拔更适合现在的鲁能了。但是事情总要有个阶段,也许我们都不敢去想,像弗格森一样支配一支球队十几年,是否可以在中国实现。但是,一切机缘巧合都要有个环境,我们的足球环境应该是非常不好。大家都在捞,而没有人去考虑养殖。很多人都怪罪足协的问题,但是足协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只能做做和事佬。大刀阔斧,总要伤及很多人的利益。只能哪里坏了修哪。至少让一个庞大的足球经济不至于熄火。

去年有几期《足球之夜》,探讨过我国足球的环境和一些对足球有过贡献的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及其它一些项目,我们总要看到有一些真正热爱这项运动,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和实际的培养和管理体系。有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并不需要很多人,只需要几个就够了,因为好的体系会自己培养优秀的人才。足球是我们理论上职业化最高的运动项目,而实际整个情况非常差,也是80年代一些行业发展的代表。总体上讲,一个不成熟的体系,过度膨胀,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了。

不过,还是有些曙光,比如鲁能自己在从事的事情。我们看到他们在进步,更加科学和合理。也许这就是体系自我修复的开始。今年继续关注鲁能。

可以理解的孔雀

最近看了很多影片,几乎把近2年的国产大片都看了一个遍。《色戒》很优雅,《投名状》故事讲的很好,《三峡好人》的选材和构思很真实,角度很深邃。但是这些和我今天看到的顾长卫的《孔雀》,我觉得都不能与之相比。虽然影片描述的是不同的文化,甚至面向的观众都是不同的。但是直觉告诉我,《孔雀》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以及艺术表现,将是跨越时代的。

故事讲述的是河南一个小城中,一个家庭的故事。家庭中有5个人,分别是妈妈、爸爸、大哥、姐和弟。大哥脑部有点问题,按照我们的话讲,有点傻。姐是一个对生活有特殊想法的人,她一直都没有放弃梦想,并且敢于为自己去争取。弟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学习不错,也懂得帮助和理解。妈妈有点偏心大哥,觉得大哥可怜,或者想维持这个家的稳定和她认为的公平。爸爸很简单,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家很普通,很普通,甚至都可以从我们身边找到很多。

影片从弟弟的角度去看待三个人,从姐姐开始,到大哥,最后是他自己。从始至快结束,都没有孔雀,甚至都没有提到孔雀。孔雀只是出现在影片即将结束,三个家庭分别经过动物园两只孔雀,各家对冬天没有开屏的孔雀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首先,是张静初饰演的姐姐。她一直梦想自己可以是一个伞兵,有的时候仿佛机遇唾手可得。但是,没有,她没有成为一个伞兵。她疯狂的编织了一个降落伞,用自行车拖动,感受可以想象中伞兵的快乐。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觉得自己很漂亮,觉得自己很有勇气,甚至觉得自己多才多艺,应该可以争取到更好的生活。为此,她轻易的把自己出卖了,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现在的东西,去争取不同的生活。也许,当她觉得为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梦想,这些都在所不惜。很执着。就好象现在很多朋友,编织着一个公主的梦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公主,是鹤立鸡群,自己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生活。

其次,是大哥。大哥有点傻。虽然虎背熊腰,但是经常被同事欺负。甚至他一直表现弱者的形象,以换取大家对他的同情。而在家庭,他紧紧的控制着自己的母亲,通过具有家庭资源分配大全的母亲,为自己获得最大的资源。我不太喜欢他,感觉和他的家人一样,他是家庭的累赘。大哥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想法,委屈和愤怒都只是一闪而过。大哥后来娶了一个农村的瘸腿姑娘,慢慢的做起了一点点生意。

最后是小弟。学习还不错,一切都正常。只是觉得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嘲笑。一次大哥给他送伞,当老师问他是谁的大哥时,他无法承认这个事实。拒绝。逃避。到最后,一次他逃出学校,再也没有回去。同样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逃避。最后,依靠一个女人生活。不去想,也不做任何事情,只是这样四处游荡。

影片在传递一种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三个人,三个不同的命运。就好象最后他们对不开屏的孔雀,表达。孔雀开不开屏无法确定,姐只是告诉家人,由于自己没有准备好,是自己的问题。大哥去逗孔雀,没有太多的想法。而小弟告诉大家,孔雀冬天是不会开屏的。而最后三家都离开后,孔雀开屏了。孔雀,作者表达的是什么呢?我想是人生的期待。没有太多期待的反而生活的最好,而期待最多的,最后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好像今天就看到了这么多……

08年1月27日补充:

以上的东西,表达的不够清楚,主要是试图将自己对孔雀的理解全部描述出来,而问题是可能一个都讲不清楚。现在回想,觉得顾长卫,描述的三个人,是面对生活三种类型的人,甚至可以用他们来套到我们自己身上。姐姐代表的是:一直生活在梦想里的人,梦想总是不实际的,最后,要么接受现实,要么继续生活在梦想编制的梦里面。大哥代表的是:对待生活很简单,也容易随遇而安的人,这种人其实很聪明,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小弟代表的是:没有梦想,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去为一个事情付出,不去争取,只是躲避和退缩。

和一个同事谈到我的理解时,他告诉我,在他们家,姐姐是一个从小就没有太多资源的人,但是总是很好强,甚至没有上学就去打工,很努力。但是现在她结婚了,在家里,只是打打牌,已经听不到或者看不到她有什么想法了。和故事中的姐姐非常相似。很多人都有公主和王子的梦想,梦想自己就是公主和王子,希望或者努力让自己变成。而现实呢?可能拼命改变的,是自己永远都不能实现的梦想。

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同学和朋友,很多在学生时代是很风光的,他们就好像小弟和姐姐。现在平静而没有什么的生活着。而也有些像大哥一样,大家都称之为傻人傻福。很有意思,并非是机遇或者什么机缘巧合,因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事情。

 

合力

我们来到上海已经2年4个月了,每年都可以感受到成长,以及成长背后越来越厚实的积累。上海相对北京和广州来说,商业文化并不活跃,这里人更多的是选择自己身边的东西以及注重在自己的范畴内做事。

去年年底。我们开始和一些大的单位合作。一开始,我还是没有理清楚,把问题归纳为圈子,里面有很多信息和机会。昨天和一个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归纳起来称作:“合力”。

我们彼此拥有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合力。这种力量甚至可以做到1+1>2的效果。当然并不一定力都向着一个方向是最合适的。这里需要制衡。需要双方都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没有永远的强势,也没有永远的弱势。强弱也只是我们彼此的目标和方向不同而已。

最近和一个的合作伙伴交锋之后,的确有了很多的收获。结果,双方都平静的坐下来,按照一种规则,彼此尊重而包容。我觉得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清楚自己的王牌和底牌。猜测对方出什么牌是合理的,而什么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要继续玩下去,而不合理的,要告诉他出错了。而告诉不一定要用语言,可以是拒绝或控制。我想这个叫“制衡”。当一方考虑是否继续玩下去,问题就会退回到最初我们玩牌时,大家的想法。这样问题就变得很简单。

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体验,很多想法。

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