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里的旅行

刚刚看了经营报上一篇很有想法的文章《发现你的城》。里面讲述了旅行其实分成两种,一种是行万里路,一种是室内旅行。1790年一个法国人进行了一次环绕卧室的旅行,后来将所见所感写成了一本书,《我的卧室之旅》,他试图告诉我们,旅行的快乐取决于感受力而并不是目的地的本身。一个旅居上海的新加坡人,开始了为期5年的,已他所在公寓复兴路1366弄为圆心的探索之旅,去记录小馆子几时几分会排起长队,市井杂货及时尚酒吧。记录上海老城的点点滴滴,诠释上海创意产业的萌芽和发展。

        以好奇心为主导的旅行,被法国人起了个独特的名字,实验性旅行,并成立一个组织,涉及旅行的方方面面。比如,各种交通工具,陌生人,地图指南,餐馆,以及酒店的招牌尽可能的去想象。甚至提出在机场等待48个小时,看着各色人种,想象大家奔往不同的目的地。
        感觉很好,旅行的目的取决于自己的感受力。最近荒废了书籍,忙于虚无的东西。今天突然觉得时间很长,放上李宗盛的音乐,看看几天前的报纸,想象一下最近发生的大事小事。榻榻米上很舒服,甚至让我找不到床的边际,只是空调很冷,一开我就会感冒。偶尔会到上半杯玫瑰色的红酒,里面悬浮着橡木塞的碎屑。只是鼻子才能触摸到酒耐人寻味的清香。窗帘不知几时起被拉上,却从来没有想到拉开。冰箱里是让我发胖的东西,我以此为快乐的源泉。
        书架上的书籍是近似装饰的东西,而床边的那些就近乎催眠的。只是卫生间的似乎还在扮演知识载体的角色。因为主人很浮躁,已经不能够找到空闲和沉思的时间。

宣城OR宣州

6月6日,大学同窗王平,宣城举行婚礼,盛情邀请。

6月6日,6点,坐上了开往宣城的汽车。宣城是皖南地区一个地级市,临近浙江,靠近黄山。自古盛产纸,又名宣纸,是古代文人墨客推崇的四宝之一。想像中的宣城应该是个安逸的小城,带有徽州古宅的韵律。11点,抵达。没有想象中的秀美,或者更像是一个很普通的农业为主的城市。城市有点凌乱。
婚礼也是很很简单,没有太多的环节,好像就是介绍一下,吃个饭。新郎和新娘算是盛装,两个人都挂满了微笑。大学的同学一行四人,年初也是我们这几个,只是结婚的多了一个,没结婚的少了一个。江苏的两个不善言谈,偶尔互相用宜兴话彼此交流,安徽的大个是个话匣子,正巧做过来两个新娘的女同学,分外热闹。也许我们都没有变,还是8年前的模样。还在扮演8年前的角色。只是我今天没有怎么喝酒,大约只喝了半杯当地的低度白酒。
婚礼结束后,照例,去了王平的新家,还不错,很温馨。几杯茶之后,就一同前往当地知名的鳄鱼湖。是一个扬子鳄的繁殖基地。基地是建在一个山沟中,有很多池塘。池塘中间有个小岛,成群结队的鳄鱼栖息于其中。鳄鱼并不可爱,甚至看上去有点丑陋。鳄鱼的叫声有些像水牛。嗡嗡的。
晚上,我们四个挤在宾馆里斗地主。如同学校里一样。6月7日,8点20,我是最后一个匆匆离开宾馆的。感觉不是宣州,只是宣城。

杭州一次公务旅游

6点10分,从上海火车站启程。前往杭州。是一次投标。

         而副本没有准备,全部弄好之后,仅仅是几分钟,我晚了。所以就没有机会了。杭州之行成为了一场很忙活的公务旅游。我情绪很低落,没有离开杭州。下午去了西湖。
         西湖很平静,甚至我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听见水声的地方。期间收到Y的短信,Y告诉我,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我只是坐在西湖旁边一个很长很长的躺椅上,静静的等待日落,等待自己恢复平静。
         西湖,没有理我,我的周围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是偶尔,游船经过会泛起层层的波。湖水才发出咕咚咕咚的回声。

动物园

座落在虹桥机场的上海动物园,似乎有些远。从我家过去,要2个小时。

         上午还在下雨,只是到了中午太阳才出来。原本放弃了的安排,又匆匆出发。
         动物园不同于一般的公园,里面可能是为了便于游览,弯弯曲曲的小路,将不算很大的园子,弄得仿佛曲曲折折,一路走下来,气喘吁吁。鱼类和鸟类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倒是老虎、狮子、大象倒是非常期待。只是老虎和豹子都在午休,懒懒的趴在地上,只是偶尔才打个滚。大象倒是正在吃饭,但是气味让人头晕。每个动物都在狭小的空间里,或自娱自乐或者等待吃饭。
         路上原本准备些花生和面包之类的,喂喂猴子,只是路上忘了。猴子倒是最乐观的动物,空间并非更大,只是乞讨路人的施舍似乎更觉得他们很快乐。
         动物园有个湖,不是很大,但是鸟却很多,大大小小的都有。有个不大的却靠近岸边的小岛,上面是饲养员喂食的地方。没有网和绳索去束缚它们,只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岛,将这群大大小小的鸟类困在这里。我觉得很好,有种自由的无忧无虑的感觉。只是偶尔从虹桥飞进飞出的飞机,带着让人头晕的声音划破天空。不管如何,至少衣食无忧,还有所谓的自由。相对于狮子和老虎,它们的自由更显得难得可贵。
        没想到,只是在动物园呆了3个小时,就累的不行。走走就得停停。天气并不是很好,只是偶尔会看见阳光。只是停下来,我才发现阳光就在我身边。很可爱。
        要加油锻炼呀。

大约两周前,朋友相约去世纪公园拍梅花。

只是还没有到盛开的季节,仿佛墙角数只梅,冷冷清清的感觉。加上星星点点的花苞,更多是突兀的树枝。并不觉得很失望。时间对我来说仿佛很多,我想自己应该学会去欣赏。朋友拿着大块头的相机,也许只有拍下来才能长久的保留。

共青森林公园

共青森林公园,很不错。可能是季节的关系,人非常少,很恬静。无论在有厚厚的落叶积攒下的树林里,还是空旷的草坪上,几乎只有我自己。这种感觉很好,及时自己漫无目的的随便走走。

也许来这里,是带着不同的目的。最后目的算是达到了。

记录下来。

回”家”

火车上同行人,问我去哪儿?我说回家。

淮北别来无恙,城市还是如此之小,朋友已经早早到站,让我倍感亲切。其实一天就足够了,考虑到是周末,早早出发看看七年前的母校。曾经的宿舍楼已经拆了,找寻不到一丝痕迹了。自04年学校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从大范围扩大招生,建立研究生点,以及大兴土木。以前遍地校内绿地和荒野都树起了楼,以前一排排破破烂烂的楼仅仅只剩下了两栋,玻璃都残缺,仿佛已经进入了拆迁的流程中了。只是此时看到,倍感喜欢。

图书馆看大门的老头,还在。系底下复印店的老板还是那样,甚至第二天去系里,见到大家分明感觉自己老了,而他们都没一丝变化。学校自从我们走了之后,就停止了暖气供应,到处都是瑟瑟发抖的人。无论是教室还是办公室,作为煤炭部部属院校沦落到没有煤烧确实挺有意思。

老师们很多都依稀记起我,都说我胖了很多。我已经不是那个怯生生的学生了,和大家算是可以谈笑风生。事情很顺利,管理档案的老师陪同一起到院里各个单位盖章。很顺利。下午很快就坐上了回上海的火车。回去了。

Luo的儿子有十一个月了,他们夫妻两个忙前忙后,住在他们家真是担心添麻烦,不过盛情难却。家里还特意包了水饺,是淮北的味道。一杯酒,几许沧桑都付笑谈中。

重返淮北

周五,12点半,拿到了去淮北的火车票。是卧铺,下铺。9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

           我很自负。毕业的时候自负的说,我期待在这里寻找什么,得到了什么,然后离开了。随着时间的沉淀,可能真正得到的东西才慢慢显现下来,也逐步向对于今天的成绩而慢慢淡化。
            此行是办理私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还要去寻找什么。想多了。那里都只是记忆了。我想把此行看成一次假期,一次心灵的假期。
            有的时候你得去理解别人,就如同很想了解自己一样。我们两个都不缺乏思维能力,也都不是俗不可耐的人。我得更多的去关心她的生活,想法以及期待。
            没有爱是完美的,但是可以趋于更好的磨合。

苏州

大约中午的时间,到了苏州。天气不算暖和,但是分外晴朗。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想想,这就是余秋雨写的白发苏州。一个拥有2500年的城市。

没有太多对苏州旅游的计划,起点往往都是在路程中随意编篡好的。这样,号称四大名园的“拙政园”也是我旅游的第一站。拙政园位于苏州内城东北部,应该是古代高管和富商的聚集的社区。因为途径博物馆和忠王府。其实前面两个地方似乎我了解的更多一些,只不过没有规划,同时还有苏州的朋友,想想相对于拙政园,其他两个在历史和政治似乎更沉重一些。没有随意改变计划。

 

院子也不小,但是一切都感觉到很精致,用湖、门、墙、假山将院子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力求功能与美的统一。只是主人并不在乎,住多少人,而是希望即使隐居江湖,也将天下收入家中。我在想,每天清晨,主人漫步院中,停停走走,一上午就过去了。只是,今天是节日,往来多游客,熙熙攘攘无法体会出院子的宁静和安逸。在院中博物馆发现清晨薄雾下的假山,初雪中的湖面以及初夏的红花,才发现最美的拙政园。

我想所有的游客一样,按照既定的路线晃晃悠悠的把院子转一圈,然后在出口依依惜别的留影。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觉得,拙政园来过了,不过如此。

晚上,没有回家,而是在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住下。和很多地方的步行街不一样,这里不是一个狭长的街道,而是类似龙骨结构的布局。也就是与之较长的道路两端也都精心修饰。中心是一处道观。却是并不同一般寺院的红色或者白色围墙,取之带有一点点灰色的黄色。开放的空间中,可以看到雄伟的三清大殿。

 

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放弃了去虎丘的想法,回家了。我想如果是周末,不妨在去趟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