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

十月二日,乘火车从上海到景德镇,没有买到卧铺,十六个小时已将自己整的疲惫不堪。但心情非常好。到景已是凌晨4点,找了火车站附近一个宾馆,住了3个小时的钟点房。8:00去找一个朋友,然后在这个瓷都呆了一天。去了古窑,两位朋友细致的讲解,好像景德镇离自己很近了。景德镇的大排档很有感觉,有顶无墙的餐馆,丰盛的饭菜,很多都极具当地特色。一位老兄告诉我,吃的就是这种感觉。在山东和上海这样的地方太少了。大家使用我根本无法听懂的语言谈笑风生,让我感到非常多余。但是总的来讲景德镇是不虚此行。终于见到了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十月三日,好好的睡了一个大懒觉,10点钟才离开。又在景转了几圈,匆匆的奔向婺源。婺源古代一直属于徽州,在文化上和皖南地区一致。两个多小时后,就到婺源县了。到了才发现这个和我一般旅游的地方不一样,是由很多景点组成。问问司机,问问小卖部的老板,大家建议时间不早,去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吧。这样我就出发了,手里多了一张婺源的地图。开始广泛了解信息,计划我的旅行。

李坑是一个小村庄,最大的特色在于有调小河从村庄穿过,有点周庄的感觉。到李坑时已经下午3点多了。窄窄的街道上是川流不息的游客,偶尔导游讲个小道消息让大家唏嘘不已。6点以后,大部分的游客都走了,而我决定住下来,在村庄里一个相对不错的农家里。吃完他们家做的红烧红鲤鱼,悠哉悠哉的拎上我的水壶,走在静静的溪边小道,听着溪水潺潺流过,两边是白墙青瓦,偶尔会遇到匆匆路过的黄狗。在村中央的一个木亭子下,抬头仰望天空,虽然有点近视,但是居然看到了银河。天空也很静,而亭下也只有我。

 

四号的早晨8点,我离开李坑,去看看这里的自然景观,号称国家5A景区的大鄣山峡谷。路很长,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跑了一个多小时。山很温柔,路很平坦,溪水很清澈。一直爬到白龙潭。白龙潭四周是悬崖峭壁,中间一道细细的瀑布。到了这里,真的有种“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感觉。

 

摩的司机的一再推荐,经不住诱惑又去了灵岩寺。这里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最大的是通虚洞,分成七层,里面结构错综复杂。据说发现于唐代,后来一直为一道观拥有。我想生活在黑暗世界中的道士,是否能够找到人生的意义。莲花洞大的惊人,据说是半个足球场大。

 

五号已经疲惫不堪了,似乎婺源就只是这样,不是民居就是山。想回家了,但是车票买的是六号的,只能再待一天了。而我却没有想到,真正的婺源才刚刚走进我。徽商—思溪。思溪是古徽商居住的地方,由于这里地处深山,很多年轻人期待大山外面的生活,于是走出去。一代一代又一代,从木材、瓷器、茶叶到私盐、丝绸以及票号。很多人发了,成为富甲一方,富可敌国的大财阀,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有再回来,因为做的不好没有脸回来。回来的人动用万金铸造像城堡一样的房子。我雇了一个导游,年纪不小,知识渊博,思路清晰,而且很投入很认真。让我似乎感受到了壹佰多年前矛盾的徽商。我多给了他一些,好像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小费。但是他的确非常认真。

 

六号一大早就回上海了,车跑的很快,而我在晃晃悠悠的车上又睡着了。晚上六点到上海了。

自主游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凡事都需要自己去安排,但是很自由。

Yo 景

景是一个城市。没有去过上海以南的地方,自然就包括了景。当火车票拿到手上的时候,我还没有考虑清楚旅行计划。我总是这样,生活上似乎不喜欢去规划什么,或者在没有太多想法的时候会考虑自己的旅行。不喜欢要求生活复杂,只是告诉自己,做就是了。

我更喜欢把景看成是一个人,与人交流和与城市交流似乎更加容易一些,就好像把一个东西看成一个有性格的人。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喜欢上了景,或者在第一次听说景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需要去看看。也许北方和南方有不同的想法,就好像以前和现在的我。一开始是陌生是好奇,后来当我慢慢了解景的时候,发现有点想去看看的想法。也许仅仅希望去看看,知道景是什么样子就好了,我一直告诉自己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说满足和幸福了,多年来我一直这样去面对等待和选择。

已经很久没有为生活去要求什么了,就好像不特别喜欢离家很远的地方。当工作开始变得更让我振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快没有生活了。就好像一边是高高的书籍、工作表,而一边是凌乱的床。十一我准备给生活一个时间,一个只属于生活的时间,要像小市民一样生活。

2号5:00到景,期待我完整的生活,期待生活的完整,期待我的景。

Yo 我的旅行

十一长假快了,火车票似乎可以去买了。一直盘算了很久的旅行也需要着手准备了。来了上海三年似乎已经不是特别喜欢出去。有的时候只是想一个人呆着,但是发现一个人在家里呆着,好像在浪费时间。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当好像是逃避什么,逃避上海,去一个小的可以步行的城市,去体会一种悠闲的简单。不知道是否会找到家乡的感觉,做一个小市民。去一个熟悉的城市,可能会很在乎的城市,去游走,去看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声音。

明天一早要去买票了。当票在我的手上的时候,旅行就开始了。

9月25号补充:

票已经拿到手上了,是10月1日的火车。去一个遥远的城市。

没有改变的豫园

周六早晨,阴天,下小雨。原本计划去豫园似乎要另行改变。考虑再三,伞也没打就匆匆出发了。并不是很顺利,由于部分道路整修,方川线似乎等了很久。一起等的几个都放弃了改乘地铁。车很慢,一个小时才到。原来在黄浦大桥有车祸,堵了。下车的时候,似乎雨大了起来。我也沿着上海老街的店铺,没有目的的向前,顺便躲躲越来越多的雨点。似乎今天会被淋透。但是,雨停了,突然就折射出阳光,最后就是悠闲的白云和没有尽头的蓝天。好像天空为我遮了一个巨大的伞。

这里人很多,如果不下雨人会更多一些。仿古的建筑至少感觉会很好。沿途的毛笔、筷子、风筝、字画都承托着中国的文化。偶尔会有卖乐器的,即兴演奏,卖帽子的,即兴表演。总会有人坐在一个角落倾听或者观看。豫园我是来买糕点的,沿途似乎都不能让我分心。采购了一些后,却发现一个偏僻的角落的门—城隍庙。去看看。里面是虔诚的香客和巨大的神像。没有想到上海会有这么就的历史,供奉的神像竟然是汉朝的一个大臣。城隍庙供奉的是保护城市的神。这个汉朝的大臣也由于治理地方闻名,后世常收到潮汐水害以及倭寇的侵扰,随后就将这个远在千年的大臣请了出来。建于明朝的城隍庙历来都是集市云集的地方。后来上海开阜,城隍庙就成为一个江浙产品的云集的地方。

一直觉得上海单调的节奏,其实到了豫园才感到上海其实非常丰富,而且大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出了城隍庙,真正开始采购,千层饼、梨膏糖、上海特有的酥和糕,以及号称不吃上海的炒豆子就没有来过上海。采购很快,人多的就买。此时我看到天,已经晴空万里了。非常感谢呀。不然这些东西一淋岂不全完蛋了。

继续晃,人变得越来越多,而我要离开了。豫园,和我一年前来的没有变化,似乎仿古的东西给人就是这样踏实的感觉。期待我的幸福,就像这样的感觉多好啊。

追着幸福跑

在西安,偶然看到天津卫视正在放郭德纲的家庭情景喜剧《追着幸福跑》。很有意思。
老郭,在节目间隙讲了几句话。他说:幸福是什么?15年前,他觉得有车、有房、有钱、有名……就是幸福了。但是现在,他觉得,有个好身体,有个热爱的工作,就是幸福。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讲过,大体都一样,空话。老郭讲的很实在,想想也是。这就是一个男人最简单的幸福观。
最近有点松,同事戏称还生活在西安的生活节奏。想想也是,原本简单,单调的生活最近确实有了很多需要惦记的事情。一直期待一个可以让我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的女孩,在这个浮躁,虚荣的时代不容易。等待,不知道要多久。一个包裹,突然让我如此非常急躁。不知道,我不停的打电话,询问,到哪里了。很久了都没有为一个事情开始如此在意。
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到很幸福,是忍不住的幸福感。可能吧,我期待的幸福很简单。

永宁门路过的眼泪

西安,值得记忆的事情很多。而心理其实一直在回忆是路过永宁门过街隧道,一个年轻的女歌手抱着吉他声嘶力竭的唱那英的《不管有多苦》。其实这首歌早就听过,本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突然在这个封闭的隧道里,声嘶力竭的歌声。加上只有我一个匆匆过街的。不知道,在我经过她的时候会忍不住停下来。我下意识的打开钱夹,找到一张,放到她的琴箱里。她依然陶醉在音乐中,声嘶力竭的重复“不管与你的路有多苦”。音乐似乎像打翻的水瓶。虽然我已经转身,匆匆的走向隧道的另一头。没有几步水瓶从心理溢出了。
我想停下来,但是脚步却固执的坚持向前。但是声音却一次次穿透的心灵。也曾想过去流浪的生活,也曾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旅行去体会孤独,也曾生活的很落魄只有开水和白面包,也曾体会到爱像鲜血慢慢流逝的感受。我很固执或者很执着,但是为什么有的等到的是幸福而有的却是无法抚平的痛苦。
隧道很短,似乎除了歌声只有我。我通过心,去看心之外的我。一个可爱有很执着的大男孩,千万不要放弃,老天一定会眷顾你的。

站在属于我的角落
假装自己只是个过客
我的心在人群中闪躲
不懂我们之间这份真情
犯了什么错若你不是你
而我不是我那又多快乐
不管与你的路有多苦
我只想要拥有最后的祝福
再多的伤害我都不在乎
愿你我挣脱一切的束缚
不管与你的路有多苦
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准哭
我不怕谁说这是个错误
只要你我坚持永不认输

火车准时到站

决定走了。

8:58起床,洗洗,想想今天的安排。   收拾一下,身边的东西,打包,装箱。退房。东西暂放的服务台。

9:30去家具市场,将昨天对方订下来的家具,结帐。确定发货时间。

10:50打车去电子市场的一家公司,拜访,顺便了解一下合作意向。

12:30回到宾馆,去超市购物。卖点东西给弟兄们。

1:30回到学校,上上网,看看网上是否有交易的火车票。找到今天的,没有卧铺,只有硬座。算了,必须回去,确定交易时间和地点。

2:30去大门口找到一辆三轮摩托车,将学校的沙发和桌子运到另外一个学校。

2:32订购的家具到货,检查是否有问题。

3:40到另外一所学校,和接受的老师简单的一说。匆匆回到宾馆。

5:00从宾馆服务台,拖着行李去买票了。

5:45到达,拿到票。心顿时落地了,真的要回上海了。

6:20到达火车站,无聊,就随便拍拍周围的风景。

7:20进入火车站,检票是才发现是7月17号的车票。崩溃。太大意了。改签,说了一大堆好话。通过。上火车。

7:58   T140 发往上海,自然无座。无卧铺。去餐厅,加80元,吃一路,有座。也好,这样在这个极其拥挤的火车上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位置。饭菜很烂,但是我有点饿了。

大约凌晨12:00呼呼的大睡,趴着谁很舒服,世界终于平静了。

7:00 揉揉已经麻木的臂膀,吃吃早饭,到安徽了。

11:50火车准时到达上海。再有3个小时就是我离开上海14天了。大家谷里呱啦的说,好亲切。

又是一号线,二号线,一个MM在火车站问我如何到二号线,真的又有主人的感觉。她问我:上海人?

“不是,新上海人而已”

2年前也是这样,一个人傻乎乎的问如何到二号线。

13:20回到家,热水烫烫,然后呼呼大睡。

21:00醒来,吃吃东西,喝喝水。打开DVD,放上郭德纲的相声。呵呵的笑,呵呵的笑……

一个时间,又睡着了。

上海的生活有开始了,火车只是准点到站而已。

11号,19:58,T140开往上海。

西安-或多或少的印象

曾经以为到西安来看看古城墙,看看塔楼,看看民俗,然后吃吃喝喝。其实多是没有来过西安或者只是小住片刻的感受。其实西安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越来越没有区别的城市里,西安至少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一出火车站的高大的被掏空城墙就告诉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历史和现代链接在一起。横平竖直的马路,雕刻,装饰,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都深刻的思考我是不是西安。不同于局促的上海,不同于深陷古城的济南。西安做事很小心,单单大雁塔广场就窥豹一斑,不是很喜欢耗资上亿的音乐喷泉,倒是广场的错落有致的结构,以及颇具汉唐韵味的装饰让人惊叹不已。

 

西安一直都在思考,我是千年的帝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建筑以及城市规划都深刻的阐述这一点。宏伟,庄严,不争相。就是这样。

在鼓楼我买到一对瓢虫,这是满大街都是兵马俑和埙的城市里,最特立独行的东西拉。此后又去了几次,都没有发现这家卖仿真昆虫的地摊了。遗憾又幸运。很多西安人都很吃惊西安还有这个,问我哪里买到的。看来和它们两个瓢虫很有缘分。

西安-不同于上海的生活

原本是计划3天,最长不超过5天。但是我已经在西安呆了10天了。三门峡铁路塌方,让火车晚点了12个小时,没想到来到这里才发现事情不顺利只是一个开始。我带着上海的节奏来的。但是我很快发现其实事情原本不是这样,到人家的地盘要按照西安的节奏来做事。我一直很担心事情的进度,想方设法的规划时间和安排。但是很快就知道时间是大家的,快快慢慢都需要双方的节奏。最后,我开始按照西安人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一同来的同事一直没有变化,他的急躁和焦虑,让我真实看到了两个城市不同的生活态度。在西安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个城市的包容心还是很宽广的,至少相对于上海。我开始尝试或者体验一个西安人的生活。松松的时间观念、喜欢等待的生活态度、以及丰富多彩的午饭选择。吃吃烤肉、喝喝果啤,逛逛鼓楼的夜市。最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宾馆。期间可能在过街的隧道听到让人眼睛发亮的流浪歌手的演唱。人们都很友善,喜欢结交朋友。

但是遥遥无期的时间只能让我烦躁,同时另外一方面这样的生活又让我感到是不错的一次休假。矛盾!其实我发现两种生活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上海人云云生活节奏高速,也不是我期待的。在时间里寻找一个起点,或者至少是一个标记。让我知道生活也可以这样。我忽然悟道古代君子提到的“大隐隐于市”的不是洒脱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让自己心慢下来,不妨等到事情都可以做好。紧张和焦虑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而事情总是需要向前推进,而情绪只能消耗有限的精力。可以勤奋的工作,为什么不能耐心的等待。

西安-或多或少的印象

曾经以为到西安来看看古城墙,看看塔楼,看看民俗,然后吃吃喝喝。其实多是没有来过西安或者只是小住片刻的感受。其实西安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越来越没有区别的城市里,西安至少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一出火车站的高大的被掏空城墙就告诉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历史和现代链接在一起。横平竖直的马路,雕刻,装饰,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都深刻的思考我是不是西安。不同于局促的上海,不同于深陷古城的济南。西安做事很小心,单单大雁塔广场就窥豹一斑,不是很喜欢耗资上亿的音乐喷泉,倒是广场的错落有致的结构,以及颇具汉唐韵味的装饰让人惊叹不已。

 

西安一直都在思考,我是千年的帝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建筑以及城市规划都深刻的阐述这一点。宏伟,庄严,不争相。就是这样。

 

在鼓楼我买到一对瓢虫,这是满大街都是兵马俑和埙的城市里,最特立独行的东西拉。此后又去了几次,都没有发现这家卖仿真昆虫的地摊了。遗憾又幸运。很多西安人都很吃惊西安还有这个,问我哪里买到的。看来和它们两个瓢虫很有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