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y Nice & Santosa

昨天入住的唐城经济酒店,价格不菲,要人民币400多。可是并不舒服。狭小、噪音很大而且有点油烟味道。晚上入住在同一条街的小熊酒店。非常好。我想如果下次一个人再来新加坡我还是会选择这种酒店。同住的都是各种肤色的人。

      下午去了圣陶沙。类似国内一个游乐场。原本不计划去的。只是在鱼尾狮遇到的北京的朋友,她建议无论如何去一下。尤其是3D电影院。我问难道北京上海都没有。她很肯定的告诉我,没有。也许这就是去Santosa的充分理由。今天的天气很热,热的有点让人心烦。尤其是到了这里看到很多歪歪曲曲的排队设施,又让我有了世博会的糟糕体验。不过想想这里毕竟不是中国,看看发达国家如何面对这种问题也好。

这里的电影院是以好莱坞为主题的公园,大致分成了机器人未来世界、古埃及木乃伊、恐龙时代、马达加斯加动物和中世纪古堡几个部分。以过山车和3D电影来展示。变形金刚的过山车3D影像印象非常深刻。进入它的空间内,里面首先进行的是情节介绍。NETS,也就是一种博派机器人和人类联合的作为保卫地球的组织。游客作为NETS的新兵,进入了博派机器人的基地。将军会简单介绍一下基地的情况,博派机器人也会出几个代表来和大家见见面。当然也是通过电视屏幕。类似老兵对新兵的嘲笑。游客不断的向前走,这个时候警报响了,是狂派机器人的进攻开始了。游客作为新兵的任务是保护火种,和一个汽车人护送火种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就这样故事开始了。算是很简单也很清晰。游客坐上了过山车,带上了3D眼睛。先是从基地出发,博派和狂派在打斗。溅起来的碎片不断的飞到游客乘坐的车厢内。3D效果可以逼真到碎片让你本能的躲避。在激战中打破了水管也会溅出水滴,喷到脸上。还是很刺激。充分展示了最新的视觉科技与好莱坞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其他的都类似。只是在故事编排上以及给游客体验的效果上略有区别。

       一个简单明确的情节开始,这里也要兼顾可能没有看过这些电影的游客,期间先简单介绍一下任务关系。这个设计也是为了让等待中的游客觉得不是那样无法忍受。变形金刚估计排了40多分钟。但是感受并没有这么长。之后的主题一定要惊险刺激,一定要把游客的肾上腺素激发出来。打斗一定要惊险,要碎片很飞,而恐怖的镜头一定要有100%的恶心。比如虫子和暴龙的牙齿。爱情故事当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诠释,这里用的是怪物史莱克,一定要生死离别,英雄救美。完全遵循好莱坞的大片原则。100多年的好莱坞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和完整的图谱。把各个人物的关系和经历都进行了仔细反复的设计。既要不重复又要引人入胜。电影多跟着与此,所以影片也显得内容真实而哲理厚重。相对于国内刚刚起步的大片,我们似乎太重视对于局部的表现缺乏了对于一个时代的描述和反思。比如变形金刚在反思人类与未来机器人的关系,以及对于保卫者和被保卫者的关系。简单而直接。当然这里除了3D影像,让人的多重感官都去体验。比如吹来的冷风、水气,以及喷到脸上的水珠,还有摇晃和失重的感受。结合的非常完美。在国内很多这样的游乐设施,升级更新的很慢,而且并不注重维护。时间久了,人的体验就变得差了很多。在故事的编排上似乎也没有太多新意。
       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善,这个和国内的差距是最大的。国内的微笑都很职业,很机械的笑。而这里,你能感受到,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工作,而且在游客上过山车时会给予鼓励。在出来的时候会击掌庆祝。我以前看到报道说,有香港人去了上海,他们觉得中国很浮躁。而同样在香港和东京你都感受不到这种浮躁。想想在国内,这些游乐场的工作人员也面对这么多的游客,机械的微笑都会变得僵硬而麻木。而真诚的东西反而可以持续更久更快乐。想想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是这样的,你得热爱它,这样就不会变得机械而浮躁。
      Santosa有个很大的海滩,这里你看不到四处兜售泳衣泳裤的,也没有试图在淋浴和寄存东西上狠狠收一笔的小贩。淋浴免费的,从市里最近的地铁站到Santosa的轻轨也是免费的,岛上的公交也是免费的。唯一不同的是要寄存衣服需要1新币,相当于5元人民币。附近的餐馆和市里的价格基本一致,只是饮料略微贵些,但是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景观照相也是免费的,只是要排队,但是如果需要会有工作人员帮你。路边的演出也是免费的,35度的高温,似乎不能去抑制表演者的兴奋。
       这些彻底颠覆了我对于景区的感觉。因为在中国,景区以为者高的离谱的收费。以及操着地方话和你套近乎,并时刻准备宰你一笔的小贩。确实是一种不同的体验。看来出来了,才能真正体会到里面是什么样子。电视上这几天,新加坡政府有个争论,是关于给公务员涨薪的问题,目前的薪水是由工作职位级别决定的,并且和社会白领的平均工资挂钩,也就是说白领涨薪了他们也涨薪,同样降了他们也要降。目前的讨论是关于,新加坡议会觉得是要继续保持邀请最有才华的人治理国家,所以一定要给他们在薪水上足够的认可。很多目前的要员大多都是从商而过来的。所以就有了个以前和现在薪水的比较。媒体统计,应该有5-10倍的差距。这样也就提出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根据社会白领的平均薪酬涨幅而适当提升。社会当然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反对涨薪,因为现在经济并不景气,有的建议按照社会最底层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增长而作为调整公务员薪水的标准。这个时候政府的人员出来强调,从政不仅仅是为了薪水同时也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你会觉得这个讨论非常有意思,各个层面都有不同的声音。目前这个议论上到国家总理和议长,下到白领、法律界人士以及劳苦大众。
       新加坡的法律很严酷,到处都有FIRE的标识,也就是要罚款。这么个小国,没想到可以把声音传递出去,让这个国家这么多种族都能够遵守。非常不容易。明天计划去Santosa的海滩,玩上一天。

牛车水

昨天落脚牛车水,英文:chinatown。第一天住在唐城酒店,比较狭小,也比较吵,外面是轰隆的排气扇。第二天,决定体验一下新加坡的背包客酒店,类似于一个家庭旅店,房间类似集体宿舍。一听可能会觉得很不爽,不过住进来后,反而觉得很有特点,比狭小而不菲的酒店来说似乎很适合我。这里的沙发都很舒服,可以比较轻松的写写东西。好像到了一个朋友家做客一样。

       昨天又进行了搬家,从芽笼搬到了更有春节气氛的牛车水。这里有点像上海的豫园,人熙熙攘攘。下午去了不远的新加坡河,在河北一个菲律宾酒吧点了一杯菲律宾的冰镇啤酒。看着过往的游船,同时也在地图上标识一下我还要去的地方。这个时候下起了雨,雨水越来越大。在遮阳伞下看着大雨倾盆的河面感觉很好。我在想旅游的意义,似乎不在于去过多少地方,也不在见过多少新奇的事情,在你想停下来的时候点·一杯咖啡或者啤酒,就是很好的旅行。因为这样会让你感受到当地人对于此情此景的感受。从自己节奏飞快的生活中把速度降下来,降到一个比你自己还要慢的状态,就好像不期而遇的大雨。大雨结束后,天上出现了彩虹,很大很清晰。我试图去寻找最美的角度,而时间就这样在新加坡河里静静的流淌。
       晚上我觉得乘坐游船,从新加坡河走一圈。这个时候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游客多挤进了有遮雨棚的一边。而我似乎没有觉得雨有多大,反而会感受到分为清新。我在没有遮雨棚的一边,穿过一个个被彩灯照亮的桥,在被霓虹染的五光十色的河水中穿梭。
       菲律宾的啤酒味道很重,以至于从游船上下来有点晕了。早早的回酒店了。

鱼尾狮

我想生物钟和季节钟都乱了。房间的遮光效果很好,早晨看表已经11点了。想想要续住的话,还得在12点之前办手续。这样12点也就是我吃午饭的时间,如果吃完饭天气太热的话,还是喜欢窝在酒店里。写写东西。然后大约2点去加冷地铁站,开始一天的旅行。

       鱼尾狮是20世纪70年代李光耀资政提出并建立的。有三个,在海湾的是妈妈。妈妈后面的是宝宝。而爸爸在地图上标着,还没有去过,我想如果只是去看爸爸鱼尾狮实在是没有这么大的兴趣。鱼尾狮是来自于一个印度的传说,是个王子看到岛上有狮子,就把这里叫做狮子城。到了七十年代,新加坡的经济开始腾飞,为了便于游客记住新加坡当然应该是一个营销手段,就建立了这个8米高的鱼尾狮。看到了之后,我在想要是到了中国,这个八米高的形象工程,可能放到一个县里做为象征还有点牵强。
       从地铁站向鱼尾狮公园可以沿着新加坡河前进。这里会看到很多摩天大楼,而且间隔非常近几乎是靠着的。就在这些摩天大楼下面会有一些铜质的雕像和铭牌。里面记录着这个大楼的前身和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而这些事情和人对于新加坡的过去来说都是里程碑的事件。新加坡建立之初是由于英国试图在东南亚建立一个据点来抗衡这一地区荷兰人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也就是从19世纪初,新加坡从一个100多人的小村变成了一个城市。贸易和物资保障需要很多劳力,这样从我们国家去了很多人。之后由于英国需要和日本、中国、印度人做生意,有去了很多这个三个国家的生意人。而英国人在扮演着沟通角色和规则设计者。在新加坡人看待曾经的历史,好像没有我们这么痛恨自己的过去,他们觉得英国人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优秀的英国人,一方面创造着财富,一方面又进行着慈善帮助生活遇到困境的人们。
       之后,日本人在1942年-1945年统治者新加坡。这里也发生了大屠杀。日本战败后,新加坡的民族意识觉醒,他们觉得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英国人是靠不住的。虽然在和马来西亚有过短暂的蜜月,但是新加坡在60年代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后有成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大国。我们的教科书上说,新加坡有75%以上的华人。大多数的也是上个世纪50年代过来的。所以在新加坡中文是很方便的,及时老板不会讲,也会雇佣会讲中文的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
       新加坡的秩序非常好。对于我印象深刻的是,公交站的标识牌。还有一个就是在右转弯上车严格让行人而且速度非常快。公交站点的标识算是非常复杂,我的英语Poor。而且标识上没有说明的文字。以至于我在公交站台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才基本弄明白这里包含的意义。这里的数字和地图上的数字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并且庞大的编码系统。站台上的数字代表的是停靠的公交车线路,这个比较好理解。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不同的颜色来标识线路和线路号。起初看不出来,后来仔细研究没一个颜色区间标识的公里数,新加坡是按照5公里为一个单位来标识颜色的。并且会标识着趟车所以站点的大致时间间隔。地图上会标识数字,这些和站台上的数字相吻合。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数字了解这个车的走向。在上海,无论是作为行人还是司机,过路口都十分小心。有的时候车就和人擦肩而过。但是这里,车一定要停下来等所有人都通过之后,如果你是行人主动让他们通过,他们还会示意你先走。新加坡的道路基本上多单行道,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需要行人手动按下,系统会编排时间让你通过。
       这种秩序感,我在商场购物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商家会告诉你规则,而且如果违反规则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惩罚是非常严重的。在地铁上以及命令禁止什么行为的地方,罚款都是1000元-5000元。这个相当于人民币5000-25000元。是非常大的一笔罚款了。本月在上海由于停车违章,被罚了200。有点耿耿于怀。要是在新加坡被发了5000元,那估计要耿耿于怀好几年。的确这个城市就是这样强调规则。
       晚上10点多,去了新加坡的赌场。对赌博没有兴趣。而对于赌场的环境很有兴趣。咖啡等各种饮料是完全免费的。并且会有专人主动为你到咖啡。像我这种咖啡大户,一口气就连喝三杯。工作人员建议我换个大一点的玻璃杯子,并主动给我到了一杯白咖啡。让我有点实在不好意思了。各种赌博的工具都有。最小的玩法一次只需要2分。相当于人民币1角。我投了2元新币,100个注。旁边会有工作人员给你解释如何使用。当然他也强调哪些按钮不能按,否则就得花更多的钱了。100个注要至少按100次,加上中间赢的30分。一共按了150多次,这两元新币也就玩完了。
       去看展览似乎有点舍近求远,因为上海也有很多的。就好象上次去看的毕加索画展。但是还是决定去了新加坡的展览中心。这里有两个展,一个是铁达尼克号的展览,一个是世界名表卡迪亚的介绍。
       到旅馆的时候已经快1点了,很疲惫了,满满的一天。

上海-香港-新加坡de机场/飞机

15日8点上海浦东出发,3个小时后到了香港,7个小时后,再次出发,3个小时后到了新加坡。

       机场应该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以及管理实力的最集中的体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应该是国内最先进的机场了。就三个城市都号称是亚洲的中心,所以在硬件条件上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上海似乎更气派更大些。屋顶更高,空间更大。可能考虑到了上海又是国内一个重要的枢纽,就游客吞吐量,可能比后面两个更多些。自然空间也更大些。
       作为一个游客,似乎对于机场的一般设施来说,似乎都已经做到了非常方便。只是我们上海的,可能是太大了,我觉得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出来和进去。香港机场的转机非常方便,也难怪港龙航空可以在50分钟之内完成转机工作。因为在香港机场呆了7个小时,所以也就把它相对充分的转了转。最大的体会是,1、配套的餐饮企业的质量好,我只是吃了一个早餐,但是所煎的鸡蛋和考的面包香脆都恰到好处,而且于登机口非常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依旧不慌不忙的吃完。2、通关速度快,因为没有看表,就感觉来说,香港从排队安检到出安检大概是10分钟。排前面的人大概是10个以内,如果多了,会很快在开一个排队窗口。所以排队的隔离带不是很长。而上海这个时间一般是20分钟以上了。前面的人也打大概10个。我想最大的区别应该是通关的手续。香港大概2-3个人负责安4检,上海至少要5个人以上了,而且这5个人有的时候要互相讨论问题,这样时间就被拉长了。此外香港不需要脱外套也不需要把笔记本从包里拿出来,而这些上海都需要的。
       当然新加坡也需要排队,新加坡的机场有3个航站楼可能比香港要大,三个航站楼直接有轻轨连接,所以出机场会很快。也很方便。机场的人员比较友好,像我这种英语很破的人。英语单词+汉语+手势也基本可以让他们了解我的想法。我感觉到了一种热情,似乎是很职业的热情。而上海的感觉是很职业,热情的感觉要淡的很多。在我看来,上海在硬件投资上已经不输于新加坡和香港。但是就设计上似乎追求了更大更高的感觉,而对于旅客的方便似乎就差些了。但是最大的差距要算管理和配套了。在上海机场很多餐饮店都是很空的,而这些在新加坡和香港似乎正好相反的。
       机场的差距基本上还只是细节。而航班及空姐服务的差距就更大了。在国内做过很多飞机了,春秋/东航/南航/国航/川航等等。基本上大家都在一个水平,基本比较职业。空姐就样貌上似乎也普遍年轻。都带着很职业的微笑。而此次的港龙和国泰航空,虽然隶属于一家公司,并也有国有的资本控股,但是空姐的忙碌程度,以及带有热情的职业很不同的。在飞机上,你提出来要求,对方是首先会立刻关注你,并且尽快的解决问题,虽然他们很忙碌。而国内的基本上在他忙的时候,也会关注你,但是只有几分钟,同时表现出他很忙。提出的要求估计要等上一段时间。同样2个多小时的飞行,在港龙上可以吃一顿相对复杂的餐,基本餐+冰激凌+红茶等等。要分别发三遍。并且红茶或咖啡是要反复在乘客中转的。这些服务在国内要多少时间和人手是很难想象的。
       在国内航空公司都会给一个餐盒,里面有一个塑料杯子。每次我都不知道这个用来干什么。因为喝汽水和咖啡都有另外的一次性杯子,一开始我觉得应该是纪念品,只是后来多了也就懒得要了。而此次在港龙航空上,发的是两个杯子,一个也是塑料的,一个是玻璃的。塑料的是用来和红茶的,玻璃的不清楚。看来国内的也基本是这样考虑的,只是后来没有做而已。就费用上,此次去新加坡相当于4个2小时以上的航班,要3300元。这个价格在国内航班上也算是非常便宜了。就是春秋飞广州的,也需要800多。看来不是费用上的问题。当然港龙的飞机要大的多。
       看来,差距已经不在硬件上,而是管理上,关键是工序流程的设计和员工的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