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OL》完结

昨天看完了《日本OL》。仿佛有了很多体会,管理上的、职业上的、人生上的以及感情上的。

       首先是管理上的,一个有母亲般的爱心的人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她们是组织的粘合剂,在组织中扮演着向心力的作用。可能这样的人并不是管理者,但是却对于组织来说不亚于管理者的重要。在更大的企业里,会有一个部门去扮演这样的角色,如果套到中国来说就是行政部了。其二、就管理者本身来讲,鹰派的和鸽派的,似乎并不能一概而论,就其效率鹰派更雷厉风行,而鸽派似乎有点软弱犹豫寡断。但是就其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在关键时刻上组织所爆发出来的力量,鸽派似乎又胜一筹。在电视里,鹰派的部长+鸽派的课长构成了这样一个架构。似乎高层的命令就在这两级协作中传递下来,而下层的抱怨和问题也在两层之间有效化解了。以前我的体系是两层鹰派,命令没有被有效贯彻,而抱怨也最终演变成了对公司的矛盾。而就被管理的人员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自身的问题,有的做事手忙脚乱、有的人成天郁郁寡欢、有的人尖酸刻薄、有的人还在是否离职的矛盾中。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却运转的非常好。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在组织中,有一种力量在呼唤大家的共同的责任、职业操守和对理想的渴望。就如同电视讲的那样是一种不能够用职业指导手册去诠释的东西。
      关于职业上的触动,似乎就是已经变得墨守成规之后的变化。似乎就是一种外在的触动,扰乱了目前的目前已经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开始考虑问题,以及自己的面对问题的反应。最初是轻视和不安,之后是恐惧,最后是接受事实,要努力面对。我们看到了日本社会对这种问题的反应,当然影片呈现的是积极的一面。如同,三门町讲的这是一个趋势没有人可以阻止。总之要去积蓄力量,要去积极面对。女主人公最后选择了创业,当然也是在这个潮流中找到了为数不多的机会。不是很肯定她是否可以成功,甚至不知道未来的公司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她把自己的思想注入到新的公司,是一个真正全新的开始。编剧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包括她们公司的人员组成也似乎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总之是一个在她拥有的资源下最好的组合了。
       关于三门町和女主人公的恋情,似乎有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想究其根本是两个人对彼此真正的欣赏。即使中间伴随着无数多的矛盾和争吵。可能日本社会已经高度的文明,很多人已经很现实的知道自己的位置,什么是最重要的。相对于我和我身边的人似乎大家还在对已经过去的贫困的生活充满恐惧。什么到底是最重要的呢?
       很好,或者我正处于有些模式化的阶段,这个到是真正启发了我。生活当然没有影片那么简单,有点心得会觉得很好。很好的一个影片。

清理

今天清理了一下电脑上的东西,算是分类和删除。已经有些不够用的硬盘似乎有了更多的空间。这几天算是在快乐和不快乐此起彼伏的状态中度过了。所幸的是人已经比较大,已经不太会被这种事情拖的精疲力竭。

       不要做梦,这是我给自己的忠告。因为做梦会麻痹自己的判断。事情如何就如何处理。很好,这个算是一个很深刻的体会。
       今年公司给我分配了更大的任务量,目前看来似乎遥遥无期。看来只有竭尽全力才能拿到理想的结果。也才能真正改变我目前的状态。这是现实,你的收入很重要。
       很好,算是目标明确了。

《日本OL》

《日本OL》可以说是一部很适合我们去看的电视剧。就其挖掘的深度似乎已经超越了此前看过的《工作狂》和《脑博士》。

         除了延续日本电视剧节奏快和叙事清晰的优点外,还试图去比较中日文化和反思日本社会真正面对的问题。这两点是影片最大的亮点,很少有国内作者和编剧去探讨这个问题。
       故事发生在一个日本大企业,即日本的白领。遇到的大背景是,企业的战略调整,要把部分业务外包到中国。原因很简单,雇一个日本人等于雇有相当能力的十五个中国人。每一个日本人都在感受到了这种不可以逆转的危机。而来自中国的外派人员也已经到位,随着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会逐步适应原先由日本人占据的位置。公司的中高层和核心部门是不会变动的,真正影响的是服务性的部门,首当其冲的是总务科也就是我们说的后勤部门或者行政部。
       来自中国的外派员工和日本本土的员工在一个办公室,从冲突到融合。其中包含着文化和工作习惯的冲撞。电视展现的中国也并非我们非常熟悉的,可能是以日本人的角度来看的。而外派的员工倒是有些亲切,只是既然是外派也算是公司的精英。与我们大多数的同事似乎也有不少区别。
       电视当然是给日本人看的,似乎去触动大家已经墨守成规的东西,要让大家去反思职场中的问题和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选择。当然了,两个主人公的爱情也算是非常美丽。女主人公很漂亮,只是男主人公似乎有点矮小。算是瘌蛤蟆吃天鹅肉的故事。很有趣。看来瘌蛤蟆更需要展现出内在的智慧和勇气,天鹅是跑不了的。

平安扣

平安扣也称怀古、罗汉眼。是一种挂件,可以悬挂在脖子上。

从外型上看它圆滑而中通,似有不偏不直中庸之道之意。外圈象征着辽阔天地混沌;内圈象征内心的平宁安远。不曾悬挂过任何东西,同事说,可以佩玉,人养玉,玉养人。遂求了一白玉平安扣。

平平安安!

幽兰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兰之清香》

兰的美丽如湖面泛起的波光

它的香气让我迷失方向

深处于群芳

依旧捕捉到了入心脾的清香

意图占据己有

却怕触伤

 

日月如同奔逝的河面

生活如同被风卷起的落叶

漂泊在激流中

依稀闻见了相识的清香

兰在谁的身上

触摸它的清香

 

雪花会将它刺伤

谁在兰的身旁

为何总在牵引我

兰的清香

飞屋环游记

《飞屋环游记》是讲述关于童年梦想的故事。并非多大的理想,也并非要多么执着。只是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童年开始就梦想去环游世界。而后,遇到了一个有同样想法的女孩,女孩让他的想法逐渐的确定下来,去南美,在有瀑布的悬崖边建一栋房子。两个人后来结婚了,没有去南美,只是在一起享受彼此之间的幸福。只是彼此小心保留,甚至想象着去南美的幸福。攒钱是一个行动,却止于不得不面对生活。直到两个人都老了,头发花白。甚至步履蹒跚。
       有一天,老太太死了。老头开始了孤独的生活。在气喘吁吁的生活状态中,似乎只是去等待什么。也许梦想即将结束了,一辈子,只是一个永远没有实现的梦。可能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也没有什么好去保留的了,主人公给屋子挂满了气球,气球带着屋子和老头以及他们一生的梦想飞向南美。
      故事的讲述方式很特别,只有几分钟,却在甜蜜的生活和残留的梦想中,人生就度过了。试图去唤醒自己很多年以前的梦想,已经藏在心灵深处的梦想。
      曾经为之无比甜蜜的梦想,就好象突然一天可以飞起来的房屋。
      只是,年龄越大,梦想越远。

09 鲁能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上周六,疲惫的鲁能终于爬到了赛季的终点。只是最后一轮,天津康师傅的馈赠,算是不期而遇的明年亚洲联赛。盘点本赛季,最HI的事情就是亚冠联赛,而最衰的事情也是如此。得到的东西会让人昏昏然,甚至带上了不属于自己的帽子。

        印尼的惨败,应该大杀球迷的心,几乎我也没有太多想继续关注的理由。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想想也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其中也许并不是圆圆的足球和简单的比分,更是一种潜藏在长久以来形成的情感,并非是赢球多么HI,并非是夺得冠军多么荣耀。是一种情感,尤其是其中体会到在生活中越来越少的迸发出如同易水寒的壮士的情感。
       今天,新闻说,主教练图拔可能回国后,就不会再回来了。新闻说,安塔尔说日科夫是一个伟大的球员。新闻说,图拔在回去的路上,很多球迷来送别,他热泪盈眶。想想,当初的日科夫被鲁能终止合同,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他走了很好,因为他已经老了。
       也许很多人都老了,很多人都在面对着和辉煌和荣耀告别。也许人们都不会在会去怀念你曾经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只是觉得你现在错了。荣耀只能在生命的闪烁一瞬间。
        不知道要讲什么。为什么只要快乐呢?

奔跑 快乐 哭泣 活着

最近喜欢日剧,喜欢匆匆行走的职员,喜欢有些古怪反而有效的表达方式。

         《工作狂人》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偶像剧,只是偶像剧中的男女主角并没有恋爱,也没有卿卿我我,而是在工作,面对工作中的问题。看了之后有种非常轻松的感觉。
        像所有的日剧一样,节奏很快,导演不断的去表现奔跑,去渲染时间变化,去诠释每个人紧锁的眉头,甚至办公室里激烈的争吵。真正的快乐并非只是兴奋的笑,跌倒,受伤,甚至气喘吁吁都可能是快乐,因为工作做的很好。哭泣同样也不仅仅是眼泪,眼泪往往是最后的表达。很多时候,出现在爱情和事业之间的对决,一次次放弃爱情后,看到朋友的沉默,从心底里反馈出来的痛苦和失落。
        故事试图讲解职场的规则,职场与爱情,职场与成就感,职场与挫折,以及职场与职业操守。不断的引导观众去感受,去面对挫折和选择。去追逐我们最后的选择以及其带来的结果。
        活着似乎是一个沉重的概念,有点像在暴风骤雨中呐喊。在没有边际的城市中,怎么证明自己还活着?

        奔跑、快乐、哭泣就是活着。

李宗盛的音乐

李宗盛在演唱会上讲,自己觉得做音乐可以受人尊重,很开心。

不知道从何时起,习惯听李宗盛的音乐,甚至曾经被其它人传唱的歌曲,直至李宗盛的演唱才真正激发起了我的感受。就好象《阴天》,是他为莫文蔚写的歌,经过他的演唱更显的厚重和更沉淀的理解。李宗盛的音乐就好像讲故事,或者彼此交流体会,不需要很HI的感觉,只要静静的听,甚至都不需要集中注意力。慢慢会喜欢,然后慢慢会觉得一种放松下来的轻松。
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