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de生机

今天买了很多植物,摆在客厅的四处。顿时家里充满了生机。

          吊兰上上个月去了公司,成为公司的一员。绿巨人3月份一场大难之后,几乎我都要放弃它了,终于慢慢的发芽并露出勃勃生机。当然要回复到大叶子阶段还要很久。
          顺便关心了一下芦荟,换土和浇水。之后,芦荟死了。很遗憾。芦荟应该是不需要特别关注的植物,关注就宣告了它的死亡。家里有不少空空的花盆,新来的到是可以用的上,换来换去,忙的乐乎。家具可以少,但是植物不能没有,是家里需要一种生机。表达生命之活力。
          常常想,电影里有个杀手,每次搬家都一定要带上他的植物,大叶子的。影评人说这个植物是杀手在迷失在这个城市中的寄托。说的很玄乎,很难理解。不过应该是和他的爱好与对生命理解有关。
          刚刚来上海,我种了一盆吊兰,养了很多年,然后由于换土把根伤了,就死了。仙客来的花朵没有败的时候,却偏偏遇到了夏天,之后它的根也烂了。烂了根的植物几乎都要死的。唯独我的绿巨人。
          绿巨人,已经养了2年了。我开心的时候,它长的很好,我失落的时候,它垂垂矣。当我试图去挽救它的时候,它的根也烂的差不多了。叶子都掉光了。换换土,加点肥,似乎生命就是这样简单。经过了半年的挣扎,终于又露出了生机与希望。我很开心,几乎每天都去看看它。我很希望它可有在舒展开巨大的叶子。虽然我知道这样很难,但是我依旧充满信心。因为绿巨人不怕夏天。
          每周都要忙活,给大家浇浇水。最近出差很多,而且周末也不一定在家。不过,每次回来生机不变,只是都在等待。

花火

马上要离开大学生活了,同时也要告别学生时代了。诸多同学也可能就此各奔东西,如同划过人生天际的流星,只是一道淡淡的白色,也许如此美妙,如此绚丽,也如此短暂。想想在这里最初期待得到什么,又期待带走什么。获得了一份工作,给了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积蓄力量,虽然最后一年已经基本工作了,但是确实是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至少比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更成熟了,更明白社会需要什么。知足了。选择了依靠自己去生活,就注定了要不断的面对困难,很难说面对困难的时候自己有多乐观,但是却觉得自己可以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人生,人生是自己的,是我自己的。要不断的努力,建立自己的生活,慢慢的提高生活质量。慢慢向自己期待的地方努力。一点点的改变,生活一定会很满足的。

这个是我发给H的短信,她告诉我她毕业了。我想想还是说点什么吧。

Caetano Veloso

Caetano Veloso1942年出生于巴西北方的Bahia,继承了当地那种受加勒比,北美流行以及非洲一些地区音乐影响的音乐传统,在他刚成年时就与他妹妹到了Rio,并很快因谱写了Um Dia这首歌而受到青睐,签约Philips公司。此后Veloso迅速崛起于巴西流行音乐界,其音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由Gilberto Gil掀起的bossanova音乐之风的影响,浪漫而相对轻柔,完全不同于其他南美新歌谣那种激进朴素的风格。然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音乐风格的树立,尽管在许多方面(如演唱会,专辑发表,音乐创作)受到10多年专制的限制,但70年代末解禁之后的Veloso仍然具有强劲的势头,其触角伸向了非洲,法国,以色列等更遥远的国度,并很快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虽然以前其作品在北美很少有,但由于一些专栏作家,评论员的宣传,他在美国仍然拥有许多乐迷。而这张 Estrangeiro (后由nonesuch发行)正是他在55岁时正式于美国发行的唱片,此后由Gilberto Gil监制录音的唱片Tropicalia2更让他达到了空前受欢跃的程度,果然不久后,他荣获了首届拉丁格莱美音乐的最佳巴西流行音乐专辑奖。从60年代至今,40年的创作与不懈,使Veloso的音乐在bossanova的轻柔曼妙中显得更多一份韧性与豁然。 实际上,除了他在以上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功,他也是巴西音乐运动“Tropicalismo”的领袖人物之一,并因为他们创作的音乐以隐晦的歌词批判政府,而在1969年被巴西政府驱逐出境,直至1972年他才被允许回国。他和妹妹、Gilberto gil 等人组织的这场运动,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了巴西MPB(Musica Popular Brasileira——融合西方摇滚乐与巴西传统音乐的音乐人)的年轻歌手。

老小孩

我23岁,和我的妈妈吵了一架。我妈妈很伤心,她甚至说让爸爸来揍我。是我和她探讨,过去的事情,以及她在教育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的影响。我是探讨,是在分析过去的事情对现在自己的影响。 她觉得很委屈,她付出了这么多,不希望我去指责她。 可是我没有指责她,甚至至少平静的探讨。我想去思考过去的行为和现在的我之间的区别。后来,我知道了,我选择错了交流的对象。第一年她不理我。大概到了3年后,她接受了我的变化,明白了我当时的想法 。我呢也吸取了经验,表达更简单一点。让她们好理解,也好去体会。我也学会了和他们相处,他们不同于身边可以交流心的人。 但是也需要去表达和接受爱。只是爱与我们理解的有区别。但是本质是一样的。我的弟弟,爱都在口里,而我不一样 。我尝试去理解他们 。现在我和他们基本可以达成一致 。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可以包容他们有的时候的幼稚。甚至去倾听他们的职责 。物质对于他们一代人是很重要的 。也是很不重要的。他们看的钱很重,但是确实有很多比钱重要的东西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理解 。他们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大的精神和神气了。 智力、能力、心力都大幅度下降了 。希望的更多的是被包容了。希望可以发脾气 。像个小孩一样 。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是要求父母现在他们已经进入了开始要求我们的状态了。社会上很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变得很难。
我的妈妈很坚强,甚至很顽强 。但是现在她很脆弱 。舅舅的事情她哭了很久很久 。老人和小孩一样 。都希望被关注。 漂亮的衣服并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世界越来越小了 。世界大了就不会再在意对感情的索取但世界小了就会更渴望情感 。我们的亲人会越来越少,但是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大 。想想我们还是多付出点吧既然都承认自己长大了也想去做长大该做的事那就顺其自然也好要求自己也好这样的去做吧 。关心和倾听比物质更重要

领悟

有人说,《领悟》是李宗盛在他和林忆莲恋情结束,所创造的歌。十多年来有很多歌手试图去诠释它。不乏实力派的歌手。但是只有两个版本是无法超越的,那就是李宗盛和林忆莲分别诠释的。

       林忆莲诠释的是女性面对感情结束,欲哭却强忍的感受。而李宗盛诠释的是男性面对感情,淡然,和对自己人生的追问。一个痛在心理,一个问在心理。
       我想只有彻彻底底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感受。感觉细胞就像味蕾,慢慢的把这种感受品位出来,慢慢的把自己心理上得到的和变化的都慢慢的表达出来。
      感情结束了,仿佛挣脱了种种束缚,但是却背上了更沉的东西。是红尘漫漫。

《洞穴》

洞穴是一部标准的美国片,英雄、绝境、欲望。

           最初当作探险片去欣赏,后来就是被英雄所吸引,影片用强烈的对不去渲染英雄。
           这个是看完影片的最初的感受,不是很准确但是秉承了我一贯的思维方式。但是又看了第二遍,第二遍的意义在于去寻找第一遍由于感情变化而疏忽的细节。但是又看了第三遍,第三遍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为什么如此吸引我呢?
           洞穴所展示的是人类生活圈的边际,我们和探险者一样带着人类生活圈的哲学进入了洞穴。如同一次旅游,壮美的场面自然是如此让人心潮澎湃。但是由于事故,有人死了。这里告诉生存系统是如此脆弱,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丧命。当然一切都是开始。洞穴是非生物,它不能思考,不能表达,不能行动。但是在人类的生存的边缘,通过人类的行为来诠释了洞穴的思维和生命。如同静止和相对静止一般。所以灾难来临了,出口被封了。洞穴开始充满了水。这个如同洞穴肠道一样自然的运转,但是人类的生命就开始受到真正意义上的考验。
            我们带着地上人的生存哲学,开始和洞穴的哲学相冲突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似乎是任何一种哲学都要去思考的。活着是最重要的。那什么是第二重要的呢?继续活着。什么是第三重要的呢?回到人类世界。很简单的哲学。作为洞穴学家的主人公,遵循了生存的哲学,带着对洞穴的理解开始了第三个重要的,探索。有人受伤了,很重,在洞穴的思维中,只有死亡了。第一,没有探险经验。第二,没有穿潜水衣。第三,不应该割掉自己的耳朵。每一个都是致命的。
           或者我们应该有点人类的幽默,甚至在最艰难的情况下调侃一下,用相机四处拍拍,也可以理解。但是危险越来越近,越来越危险。最为重要的是下面哪一步都不能错,而且要坚决,没有机会错误,也没有机会不够坚决。机会和坚决是人类和洞穴或者说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重叠。没有人会认为这样是对的,也没有人认为上帝会给你生存的机会。就在两者之间,上帝是存在的。上帝就存在于人类的直觉和洞穴的构造中。洞穴或者上帝选择了最后可以活下去的人。
           千万不要放弃!时刻清醒!这里是我的教堂。这些是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他了解洞穴,也了解自己的直觉。
           影片的魅力就在于此。何尝不是在人类生存圈的生存之道呢?
           有点意思!

写的不错

身边的人婚姻多不幸,所谓不幸也并非是分离和反目成仇。只是大家都在平静的绝望中。更多的是一种承受和忍耐。或许道德和社会规则不允许大家有其它的选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实我觉得人本身就是一本很厚的书。相信可以改变,相信自己对他的判断,同时理解他的难处和孤独。像亲人一样对待他。久而久之,也许人的性情也逐渐磨合,在绝望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希望。有个朋友讲,如何摆脱婚姻平静的绝望,一定要在灵魂上和他交流。这样男人女人就不觉得绝望了,不觉得孤独了。

情人节

我在屋里点满了蜡烛

烛光透过晶莹的红酒
如此美丽如此可爱

日本一节目在情人节那天向观众征集3行关于情人节的小诗。
(兵库县 男 15岁)
你那些恶作剧
我总是故意中招
因为想看见你的笑颜
(爱知县 男 31岁)
手机里依然留着
“喜欢你”
那句未曾发出的信息
(大阪府 女 30岁)
想把和你张的很像的儿子
培育出你一样的性格
这样又会多一个人和我一样幸运……
(东京都 男 53岁)
如果在天堂里遇见我
请装作不认识我的样子
因为下一次也想由我向你求婚
(神奈川县 男 79岁)
妻啊
既然开不了口说爱
但不准比我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