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准时到站

决定走了。

8:58起床,洗洗,想想今天的安排。   收拾一下,身边的东西,打包,装箱。退房。东西暂放的服务台。

9:30去家具市场,将昨天对方订下来的家具,结帐。确定发货时间。

10:50打车去电子市场的一家公司,拜访,顺便了解一下合作意向。

12:30回到宾馆,去超市购物。卖点东西给弟兄们。

1:30回到学校,上上网,看看网上是否有交易的火车票。找到今天的,没有卧铺,只有硬座。算了,必须回去,确定交易时间和地点。

2:30去大门口找到一辆三轮摩托车,将学校的沙发和桌子运到另外一个学校。

2:32订购的家具到货,检查是否有问题。

3:40到另外一所学校,和接受的老师简单的一说。匆匆回到宾馆。

5:00从宾馆服务台,拖着行李去买票了。

5:45到达,拿到票。心顿时落地了,真的要回上海了。

6:20到达火车站,无聊,就随便拍拍周围的风景。

7:20进入火车站,检票是才发现是7月17号的车票。崩溃。太大意了。改签,说了一大堆好话。通过。上火车。

7:58   T140 发往上海,自然无座。无卧铺。去餐厅,加80元,吃一路,有座。也好,这样在这个极其拥挤的火车上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位置。饭菜很烂,但是我有点饿了。

大约凌晨12:00呼呼的大睡,趴着谁很舒服,世界终于平静了。

7:00 揉揉已经麻木的臂膀,吃吃早饭,到安徽了。

11:50火车准时到达上海。再有3个小时就是我离开上海14天了。大家谷里呱啦的说,好亲切。

又是一号线,二号线,一个MM在火车站问我如何到二号线,真的又有主人的感觉。她问我:上海人?

“不是,新上海人而已”

2年前也是这样,一个人傻乎乎的问如何到二号线。

13:20回到家,热水烫烫,然后呼呼大睡。

21:00醒来,吃吃东西,喝喝水。打开DVD,放上郭德纲的相声。呵呵的笑,呵呵的笑……

一个时间,又睡着了。

上海的生活有开始了,火车只是准点到站而已。

11号,19:58,T140开往上海。

西安-或多或少的印象

曾经以为到西安来看看古城墙,看看塔楼,看看民俗,然后吃吃喝喝。其实多是没有来过西安或者只是小住片刻的感受。其实西安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越来越没有区别的城市里,西安至少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一出火车站的高大的被掏空城墙就告诉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历史和现代链接在一起。横平竖直的马路,雕刻,装饰,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都深刻的思考我是不是西安。不同于局促的上海,不同于深陷古城的济南。西安做事很小心,单单大雁塔广场就窥豹一斑,不是很喜欢耗资上亿的音乐喷泉,倒是广场的错落有致的结构,以及颇具汉唐韵味的装饰让人惊叹不已。

 

西安一直都在思考,我是千年的帝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建筑以及城市规划都深刻的阐述这一点。宏伟,庄严,不争相。就是这样。

在鼓楼我买到一对瓢虫,这是满大街都是兵马俑和埙的城市里,最特立独行的东西拉。此后又去了几次,都没有发现这家卖仿真昆虫的地摊了。遗憾又幸运。很多西安人都很吃惊西安还有这个,问我哪里买到的。看来和它们两个瓢虫很有缘分。

西安-不同于上海的生活

原本是计划3天,最长不超过5天。但是我已经在西安呆了10天了。三门峡铁路塌方,让火车晚点了12个小时,没想到来到这里才发现事情不顺利只是一个开始。我带着上海的节奏来的。但是我很快发现其实事情原本不是这样,到人家的地盘要按照西安的节奏来做事。我一直很担心事情的进度,想方设法的规划时间和安排。但是很快就知道时间是大家的,快快慢慢都需要双方的节奏。最后,我开始按照西安人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一同来的同事一直没有变化,他的急躁和焦虑,让我真实看到了两个城市不同的生活态度。在西安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个城市的包容心还是很宽广的,至少相对于上海。我开始尝试或者体验一个西安人的生活。松松的时间观念、喜欢等待的生活态度、以及丰富多彩的午饭选择。吃吃烤肉、喝喝果啤,逛逛鼓楼的夜市。最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宾馆。期间可能在过街的隧道听到让人眼睛发亮的流浪歌手的演唱。人们都很友善,喜欢结交朋友。

但是遥遥无期的时间只能让我烦躁,同时另外一方面这样的生活又让我感到是不错的一次休假。矛盾!其实我发现两种生活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上海人云云生活节奏高速,也不是我期待的。在时间里寻找一个起点,或者至少是一个标记。让我知道生活也可以这样。我忽然悟道古代君子提到的“大隐隐于市”的不是洒脱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让自己心慢下来,不妨等到事情都可以做好。紧张和焦虑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而事情总是需要向前推进,而情绪只能消耗有限的精力。可以勤奋的工作,为什么不能耐心的等待。

西安-或多或少的印象

曾经以为到西安来看看古城墙,看看塔楼,看看民俗,然后吃吃喝喝。其实多是没有来过西安或者只是小住片刻的感受。其实西安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在越来越没有区别的城市里,西安至少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一出火车站的高大的被掏空城墙就告诉我,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历史和现代链接在一起。横平竖直的马路,雕刻,装饰,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都深刻的思考我是不是西安。不同于局促的上海,不同于深陷古城的济南。西安做事很小心,单单大雁塔广场就窥豹一斑,不是很喜欢耗资上亿的音乐喷泉,倒是广场的错落有致的结构,以及颇具汉唐韵味的装饰让人惊叹不已。

 

西安一直都在思考,我是千年的帝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建筑以及城市规划都深刻的阐述这一点。宏伟,庄严,不争相。就是这样。

 

在鼓楼我买到一对瓢虫,这是满大街都是兵马俑和埙的城市里,最特立独行的东西拉。此后又去了几次,都没有发现这家卖仿真昆虫的地摊了。遗憾又幸运。很多西安人都很吃惊西安还有这个,问我哪里买到的。看来和它们两个瓢虫很有缘分。

西安-不同于上海的生活

原本是计划3天,最长不超过5天。但是我已经在西安呆了10天了。三门峡铁路塌方,让火车晚点了12个小时,没想到来到这里才发现事情不顺利只是一个开始。我带着上海的节奏来的。但是我很快发现其实事情原本不是这样,到人家的地盘要按照西安的节奏来做事。我一直很担心事情的进度,想方设法的规划时间和安排。但是很快就知道时间是大家的,快快慢慢都需要双方的节奏。最后,我开始按照西安人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一同来的同事一直没有变化,他的急躁和焦虑,让我真实看到了两个城市不同的生活态度。在西安认识了一些朋友,这个城市的包容心还是很宽广的,至少相对于上海。我开始尝试或者体验一个西安人的生活。松松的时间观念、喜欢等待的生活态度、以及丰富多彩的午饭选择。吃吃烤肉、喝喝果啤,逛逛鼓楼的夜市。最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宾馆。期间可能在过街的隧道听到让人眼睛发亮的流浪歌手的演唱。人们都很友善,喜欢结交朋友。

 

但是遥遥无期的时间只能让我烦躁,同时另外一方面这样的生活又让我感到是不错的一次休假。矛盾!其实我发现两种生活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上海人云云生活节奏高速,也不是我期待的。在时间里寻找一个起点,或者至少是一个标记。让我知道生活也可以这样。我忽然悟道古代君子提到的“大隐隐于市”的不是洒脱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让自己心慢下来,不妨等到事情都可以做好。紧张和焦虑其实都不能解决问题,而事情总是需要向前推进,而情绪只能消耗有限的精力。可以勤奋的工作,为什么不能耐心的等待。

时间嗒嗒走过-南京路

很久没有去南京路了,好像上一次还是五一的时候。其实去那里也没有什么意思,只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闪烁的炫目的霓虹,以及嗒嗒走过的观光车。计划周六去的,没有办法,因为周日要去西安,周六还有很多事情。答应事情,总不好一拖再拖。买到东西后,心想总不能直接回去吧。去看看黄浦江吧。

 

混浊的江水,熙攘的人群后面是百年沧桑的外滩。人们在争着拍摄过往的华丽的游轮。闪烁的灯火却让我心很烦。回去吧。我有时觉得自己好傻,时常找不到目的的去做一些事情,时常做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有时觉得自己可怜,但是每一次都是这样,满心欢喜,似乎不曾想到自己是什么目的,需要什么结果。

 

只是这样。也许这就是我。

 

也许这样等待着……,在熙熙攘攘的南京路,一个人等待,那遥远的地方,时间在这里嗒嗒的走过。

去捕捉那跨越千年的都会-西安

一个月,只是知道随时有可能去西安,但是时间一拖再拖,害得我整天都得惦记这个事情。当票到我的手里的时候,我知道西安已经处于倒计时状态了。对于西安,喜欢历史的人都无法避开这个城市,遥远的周朝的镐京、短暂而辉煌的秦朝的咸阳,以及不能不说的千年汉唐。无论是粗糙的电视剧,还是缺乏内涵的电影,都很难让人去体会逝去的历史。此次亲眼看到四四方方的西安,不知道是否可以将知识与体会贯穿一起。

 

不知道,周秦的沧桑,汉唐的神韵,以及历代短命的天子和转瞬即逝的王朝。西安作为千年的都会,看淡惨烈的战场,看破生死离别的爱情,熟视无睹那宫廷内外的阴谋,已拂袖为云的繁华。不知道是否还能残存在空气中,抑或激起我的想象也好。

 

虽然,去了还有很多现实的工作,不过再短暂的片刻,都不会放弃对西安浮想连天的探索。

一点点积累的爱好-足球

 

 

选择-我的体会

一个农夫,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日复一日。一天他得知,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发现了金矿,很多人都去那里。耐不住诱惑,他背着行囊,离开了,去寻找那个金矿。很多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农夫衣衫褴褛的回来了,很显然他没有找到金矿。但是当他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的时候,才知道这里很多年以前发现了一个大金矿。

 

这个故事是一位长者很多年以前告诉我的,他说里面蕴含了人生的哲理。是讨论坚守和选择。

 

这个故事,我时常会想起,可能我现在面临着很多选择问题。时常我会问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我到底在追求什么?当面对诱惑的世界,去追求那虚荣的东西,到头来是否会衣衫褴褛的归来。其实《无极》也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抽象和虚无让这个问题更加复杂。一个人在黄浦江边,看着过往的轮船,听着水拍打河堤的声音,那炫目的霓虹似乎在挑逗这我,花花世界。有的时候心会很浮躁,会叹息,会去想车子和房子。有时心会很平静,会听出黄浦江的和声。有的时候,我会想起自己的选择。

 

才三年,你以为你是谁?我也会这样自嘲,但是,事后想想,的确应该更加努力一些。既然知道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就要更加努力一些。我想我还是那个农夫,一直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土地,虽然很多朋友告诉我外面的机会。为什么不能等待,不能坚守自己当初的选择。

 

2010年4月:基本明白了。这个寓言的意义。是关于时间和成就的故事。没有时间,没有成就。

苦的可以欣赏的不仅仅只有咖啡还有孤独

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了咖啡,最初还要伴侣和方糖,很快我发现纯的更加适合我。一天偶尔喝了一次加方糖和伴侣的,竟然感到非常难喝。咖啡已经挤走了糖和伴侣,慢慢让我忘却了茶和其它饮料。似乎很早我的办公桌上就只有咖啡了。偶尔会换换品牌,却不曾想过会选择别的什么。我喜欢苦的味道,有人说咖啡还有香的味道。但是我从来没有感觉到,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最初咖啡是用来提神的,慢慢才变成了饮料。我已经忘却了它最初带给我的感受,只是知道瓶子空的时候,需要上超市了。虽然不是非常喜欢雀巢,但是再大的超市也只有3-5个品牌。轮流喝,摩卡容易出很多的沫,是我喜欢新奇的时候时常的选择,一般就只有雀巢了。杂志上听说东南亚的超级咖啡不错,想尝试,但是这里没有。有时也想去附近的星巴克,似乎一个和我关系都十分近的饮料,没有很多可以去的理由。

 

不知道是否一生下来,就喜欢孤独。还是工作之后有时突入其来的孤独感,让我发现了它的存在。当一个城市失去了刚来的兴趣,不知道是否孤独就来了。当在上海两年,看惯了我生活的圈子,等待我的就是孤独的周末。偶尔去看看朋友。偶尔会去旅游。偶尔会看看电影。偶尔在电脑面前无目的的等待到天亮。孤独和咖啡不一样,它告诉我需要找东西来填满。水是我热爱的东西,在水里我仿佛就是一只鱼。我欣赏自己在水中的节奏。一个来回,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我突然意识到其实咖啡和孤独都是踏上社会,摆脱压力和让自己很强悍的工具,就好像咖啡伴侣和方糖。重复,等待,思考是我生活的全部。占据了16小时的大脑。但是我已经离不开它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思考,才能将事情做好。

 

当咖啡变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当孤独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想除了抱怨,还是要学会适应。学会去欣赏他们。孤独中是否考虑一下曾经的想法,泡咖啡时是否体会一下摩卡和雀巢的区别。给自己一点点快乐。其实这就是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