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培训

今天的培训,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非常有有意义的。但是时间确实非常有限,只能点到为止。后续还需要大家各自在客户那里或者在家里进行训练。一个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我们的售后出去就代表了公司的形象。而同样我们的职业也可以给我们自己更多的被尊重,更多的好感。

诸位售后工程师都是刚刚出入社会的,我自己知道这种培训的意义非常大,并且如果能给大家一点意识那就真是给大家职场上推一把了。希望大家今天哈哈一笑之后能体会到一点什么是职业化。那今天就是谢天谢地了。

纪念衣服

SIT创新思维培训项目

SIT创新思维培训项目:创新思维现在已经变成一种新的生产力的代名词,作为IT企业和心理学企业的我们,更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更有价值的产品。以色列的SIT公司是享誉全球的创新咨询公司,在全球五大洲都有其办公室,服务的有包括微软、IBM、谷歌等知名企业。公司对于创新非常渴望也充满了期待,特别派销售部部长去以色列学习创新方法。
部长深知意义重大,在学习过程中也被以色列人的思考问题方式所震撼,并做了详细记录期待能把创新从以色列带到北辰。从8月初,已经在部门内进行了小规模的培训,并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让原本大家按部就班的做事情,开始了一种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公司三个部门也进行了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沟通,虽然只是发现问题也收集了大量信息,并且每个人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我们深深的意识到这是一种可以复制和传播的东西,是一种知识多带来的力量,是一种可以集合团队力量的东西。现在我们公司计划每周一进行相关培训,每次大约1个小时。之所以下班时间也不算加班,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大家对于知识的态度,是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非常欢迎有时间的同事来参与SIT的培训,也非常期待我们能够用培训的东西去改进我们的流程和产品。期待我们的组织融入创新的血液,充满了创新的力量!

灰头土脸

此次项目,我一直在反思。就目前看我和JM的合作还是出了问题。

我并不关心细节,而JM也没有关心。导致了今天差点非常尴尬的局面。图纸出错是一个隐形问题,而另外四个房间给我们这个问题也是一个理解上的失误。就目前看最大的问题有几个。

1、从我们上次去到这次时间过了很久,一方面是图纸没有拿到,一方面是我们的相关工作太慢,以至于要加班很晚几乎临时完成的。而今天主任的复印非常快,如果我们要最快最好的完成任务的角度,如果艳梅或者我来一趟青浦都可以,把方案确定。之前的草图就可以完成今天的工作。这个是我们工作衔接的一个巨大失误。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和艳梅的工作没有进行更细的分工决定的,虽然我和其他人的合作中,细节的问题我也较少参与。

第二个我不满意的地方是今天的讲解。之前的演示已经讲过了,而且两个院长都参加过上次的,这个环节也让姚院长说出了让我们先回去的话。这个过程,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在我们销售的讲解和应变上确实没有更严格的考核。考虑到最近的销售额,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在管理上,确实应该加强,在沟通上也要进行细化,在细节上必须要进行考虑。我们是一个团队,今天的感觉,非常不好,可以说灰头土脸的回来了。部门此事会用我们学到的工具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所在,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学习。

以色列之夏

我写了好几篇关于我们去以色列这十天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可以记录的东西太多了,我想沉淀一下再整理出来,只是写了半天有匆匆删去,总之就是觉得自己看到的都是片面的,想到的都是不连贯的,我总想把这些统一起来,或者哪怕了了数语,也只想能充分表达我当时的感受以及现在的体会。

        这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国家。从我们在香港机场被反复检查,以及以航的飞机要走一个大弧线绕过伊斯兰国家,等我们到了以色列无论是高科技城市特拉维夫还是耶鲁撒冷老城,几乎所到之处都有一身绿色的以军士兵,还有一身黑色的武装警察。包括在导游林小姐的描述中,以色列建了一条高8米的防护墙把自己和阿拉伯分开。作为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不安全感,似乎这个民族就带着这种警惕,4000年了,都不曾改变。我不知道这种不安全感是不是进取的内在动力,至少这60多年来,以色列在这个地方站住脚了,并且把它的科技带到全球。
       我们喜欢这样评价他们,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和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只是4000年了,我们几乎占据了东亚,而他们只是重新又回到了曾经建国的地方。相比之下我们幸运多了。只是看到这个国家,宗教及文化深深的传承,在世界各地颠沛流离却能扎根生存而有不失民族本色。用节日来纪念大屠杀之后幸存,那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
       我们去参访的很多公司主要是高科技领域,通过看大学、孵化器、交易所以及初创公司,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立生态系统。首先这个国家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医药、电子、软件以及军工领域,由于国家地域狭小人口相对稀少,不可能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没有汽车工业,甚至在超市我们看到大量的食品是进口的。产业表面上看是比较单一的。但是从交易所我们能够看到,企业主要市场还是美国,在上市这条路也基本都选择去纳斯达克。加上整个国家通用英语,通用美元,以及遍地的白种人,这里比欧洲更像美国。只是最近几年以色列对我们这个东方大国充满了兴趣,我们很多知名企业在以色列建立研发基地,同样很多以色列公司在中国尤其是深圳建立中国公司。他们对市场及数据充满了兴趣。而这些在中国是最平常的资源。
       在以色列去了很多景点,也参观了很多现代的花园。每一处地方都是一个纪念碑,纪念那些曾经的英雄和强人。希律王的凯撒利亚,本古德里安机场以及沙龙花园。这个民族崇尚英雄,在危难时机总会有英雄出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犹太会堂没有偶像,他们供奉的是经书,用最精致的容器去保护它。而经书就是先哲所流传下来的智慧和忍耐。自国灭之后,2500年这个民族没有变成吉普赛人在社会底层四处流浪,他们尝试当地人不愿意去做的制表和珠宝切割过上了体面的而有相对稳定的生活。也没有像佛教一样对苦难理解成为一种寄托来世的解脱,一旦重新建国之后,在对付周边国家以及恐怖分子毫不手软,常常先发制人。在科技界似乎也是这样,爱因斯坦就是希伯来大学第一任校长,他的手稿就藏于此。大量的美国犹太籍科学家来到以色列或者给以色列带来最新的技术。90年代300万苏俄人又带来了货真价实的俄国武器技术。虽然刚建国但是在科技领域并不落后反而非常先进。
       通过参观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和吉卜特农庄,这里曾经是一批非常有想法的人所建立的国家。他们并没有遵从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明确的界限,而是按照理想在国家四处建立生态系统。

常想一二

人生不如意,八九。所以常想,一二。就是所谓幸运和如意的地方。这句话提出来,似乎有点暮气沉沉,好像看破红尘一番。

结婚了之后,我已经很少听爵士和蓝调。很少在深夜写一些自己想去思考的事情。很少在某个地方点一杯咖啡做一下午。以前孤独带来的时间和力量,现在被另一半分享了。我喜欢苦的东西,哪怕是类似中药的苦,苦可以刺激神经,提升甚至可以让自己清醒。我喜欢泡一杯最苦的茶或者一壶最浓的咖啡。一杯又一杯,直到我已经感受不到苦的感觉了。苦就像回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去选择回忆,还是只能顺着某个东西或者某首歌曲一点点的记起,一点点的事情,一点点的人,一点点的声音,一点点的雨滴或者泪水。这种一点点找到的东西就像是一杯浓的只剩下苦的咖啡。

最近的的变化,就是我出去学习了,有点新的东西进来,一点点,却触动了我。我开始明白这个城市其实很大,不仅仅只是我生活的区域。每个区域的咖啡的味道都不同,不同的水,不同的空气以及不同的时间。世界上很难有两杯一模一样的咖啡,尤其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有些上瘾和依赖的人。
有了些心得。多少是和时间有关。每个人都有玻璃的一面,很脆弱。如果你试图进去,那就敲碎它。否则不要去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