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五泡茶

好茶,味不必如一。一泡苦涩,二泡甘香,三泡浓沉,四泡清冽,五泡清淡。此后,再好的茶也索然无味了。诚似人生五种,年少青涩,青春芳醇,中年沉重,壮年回香,老年无味。
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闪灭中老去。心如流水,没有片刻静止,使人在散乱中活着。

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大家好,我是星辰号。今天我们分享一个朋友,一位心理医生的心得。 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看治疗效果音频:00:0013:29话题#星辰号有声32个 我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已经十五年有余,当时怀有怎样的想法踏入这个行业,现在已记不得了。可能从小我就是一个很关注自己心智变化的人。从医学院毕业后,我想给自己一次机会,一次自己选择的机会。就报考了当时还比较冷门的临床心理学专业。
如果给朋友介绍上海的过去
上海最早建县始于元代(唐代建制,宋代建镇,元代设县,明代筑城,清代繁荣)。作为全国中心城市苏州的外港,随着海运逐步取代漕运,繁荣起来。在清代已经成为全国第12大城市了(1840年前,中国的第12大城市。北京、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 1840年,一场战争过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5个通商口岸,这五个城市里,两个省会大城市,广州和杭州,两个府及城市,宁波和厦门。上海当时只是区区一个县城。可是短短20年之后,上海已经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大城市。1920年,上海已经成为了全球第6大城市。城市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公共租界是英国人来管理,一个是法租界是法国人管理,一个是上海市政府,是国民政府管理。 1、上海怎么从普通县城发展成特大城市
合唱团的春天
2014年,年仅23岁的高至凡从厦门大学音乐系毕业后,来到厦门六中担任音乐老师。除了音乐课,他还担任厦门六中合唱团的音乐指导。而六中的合唱团历史悠久,已有20年历史。 但是2014年之后,这个合唱团改变了。 高至凡老师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他总能想出一些“怪招”吸引孩子们进入音乐课堂,比如带些红酒软木塞到课堂,让学生咬住发音,训练腔体共鸣;或者让学生们用气息将纸片“吹”在墙上。
《安家》从宫蓓蓓家看新“三人”关系
大家好,我是星辰号,今天我们继续聊《安家》中的心理学。我们继续用音频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从宫蓓蓓家看新“三人”关系.音频:00:0009:20话题#星辰号有声32个《安家》里很多角色都具有代表性,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二孩的妈妈宫蓓蓓。可以说,大多数的妈妈都身兼双重角色,事业和家庭,而丈夫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只能不断的降低位置。 医生宫蓓蓓和他的丈夫在看房子过程中的一段争吵,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多女性心理学家谈及这段时间的夫妻感情:他们认为夫妻的感情是可贵而又脆弱的,应该避免为了孩子的抚养问题而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忽略这一点。夫妻的感情是很脆弱的,更需要小心呵护。而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却是永恒的。夫妻之间的情分尽了,离了就是离了,另一半不一定会永远爱着自己,自己也不一定会永远爱着另一半。如果不希望有那么一天,他不再爱你了,那应该将爱护这段婚姻和感情当做最重要的事,甚至要高于孩子的抚养问题。 把抚养孩子视为其次的,并不表示就会做得不好。在抚养这条路上,夫妻之间的想法不一致是很难避免的,但其实很多事情就算用争吵的方式处理也不会有结论,反而伤害了夫妻间的感情。 我们听到有些人的婚姻生活美满幸福而令人羡慕,但实际上,在婚姻与抚养孩子的道路上,处处都隐藏着这些人对维系夫妻情感不着痕迹的努力和用心。 举个例子,许多妈妈经常处在“一根蜡烛两头烧”的状态,难免会不停抱怨,抱怨爸爸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为了让爸爸也喜欢参与育儿工作中,妈妈在这方面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在新手父母阶段,很多妈妈都会将照顾孩子的大小事全都自己揽着做,等到孩子学爬、会走路而致,带孩子的工作难度增加之后才想让爸爸分担。但由于爸爸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没有建立起来,这时再要求爸爸分担照护孩子的任务,就非常不容易了。 孩子刚出生时,新手爸爸会很兴奋,所以妈妈在这时候就要懂得放手,装无助、装可怜,让爸爸可以一起参与进来。例如孩子刚出生,就让爸爸帮孩子洗澡。面对可爱的小婴儿,妈妈大都不放心让爸爸洗,其实洗过几次就会上手了。妈妈应该要信任爸爸,放手让爸爸去做,爸爸也会有成就感的。 宫蓓蓓在看到婆婆和公公边喂饭,边让孩子看IPAD,她是不允许这样的,当即制止了。但是孩子的婆婆和公公意见很大。这个事情所引起的了争吵,却发生在她和丈夫这边。 如果从珍视夫妻情感关系的角度出发,适时的妥协是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妈妈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很在意,有时跟爸爸谈这个问题时会容易用强势姿态。 这一点电视剧里表现的很真实。 从宫蓓蓓看,她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非常理性的女人,这和丈夫沟通时,也在努力控制好情绪。但是这种强势的姿态,让他的丈夫非常激动。 有位妈妈就这个场景有个不错的做法“我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跟孩子爸爸做理性沟通,因此,就算是内心已经气炸了,我还是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相信除了大吵,其实我还可以选择沉默、不多说,等孩子不在面前时,再跟老公沟通。其实过了当下,气也过了一半,这时候再沟通也可以用比较理性的方式。” 比如我会说“等孩子睡着了我们再谈,因为刚才孩子在,所以我不跟你谈,但其实我不同意”建立这样的沟通模式之后,孩子爸爸发现我真的很能忍,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互动模式,有别于事事争吵。 很多朋友说,她们没办法不吵,但若你能永远以孩子的幸福为前提,暂时地压抑,不要让孩子去承受父母吵架的痛苦和恐惧,只要想到孩子,自然就能忍下来。 当然如果实在谈不成,要么就讲道理,要么就妥协、接受对方的想法,偶尔听听孩子爸爸的想法也没什么不好,其实完全不必为了观点不同而吵架。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孩子妈妈和爸爸可以合作,一个人扮黑脸,一个人扮白脸。究竟“谁扮黑脸,谁扮白脸”呢? 幼儿阶段是纪律养成的年纪,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不守规矩,夫妻应该同时扮黑脸,不要让孩子以为有个白脸可以依靠,那样反而让孩子无法养成规矩。 不过,随着孩子长大,生活规矩和纪律都建立起来之后,父母也必须做出调整。 很多小说里,父亲的形象都是严肃的,其实让女儿对自己父亲的回忆,是一种被溺爱的幸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偶尔犯点小错,妈妈和爸爸可以商量一下谁去沟通,一般妈妈去会更好。因为妈妈和孩子的情感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而爸爸和孩子的感情却要靠后天的互动去累积的。 有位妈妈说,孩子爸爸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后来这位妈妈想了一个办法,把手机和电视遥控器都锁了起来,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就多出来了。有时因为孩子爸爸无聊,还会邀我一起去散步、喝喝小酒。 不能看电视、打电玩,孩子难道都不会吵着要?在幼儿期,很多事情需要父母坚持,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家庭和同学的家庭不一样,如此孩子长大了才不会抱怨,也比较不容易受到同龄人的诱惑或影响。但如果等到孩子上了小学才规定不能挑食、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这时候就很容易陷入亲子战争。 因为习惯或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却可以把奋战的时间拉长,给自己设定短期、长期目标,也给另一半时间,相信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总有一天情况会改变。 建议新手妈妈可以有策略地为另一半制造与孩子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端水果给爸爸吃,跟爸爸撒娇,通常爸爸比较不会拒绝,慢慢建立亲子互动模式,延长亲子互动时间。 如果婚姻之路是50年,那么花3年时间辛苦一下,用心经营,你将会得到的是50年的幸福。
重新振作起来,经营家庭生活
过年居家隔离日子,无事可做,我就每3天擦一次地板,一来清洁,二来也是运动,只是突然觉得擦完地板后,泡一杯清茶,那是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和太太的沟通也多了起来,才发现,有了宝宝后很少再谈起她的职业和梦想。我们都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多年以来,总是匆匆忙忙,忙着上班,忙着下班,忙着回家……这个春节让一切都停了下来。今年,我把我的父母都接到上海,想想自我20年前上高中以来就很少和父母一起朝夕生活。发现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们,已改我记忆中的事事争吵的模式,反而有种真真切切的关心,他们每天都会相互提醒吃药,互相鼓励运动。爸爸并不善表达,但是相处下来,却发现他已经有了克制但是很丰富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想想,家人之间相处不难,难在细微之间。这个公众号难得自己能静下心来写写东西,同时也难得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一些东西。下面这篇关于家庭交流的文章,经常翻出来,每隔人生一个阶段都有新的体会,所以就继续整理分享。01—一个男人的故事 别把工作当成晚回家的借口“我们结婚时都很年轻,由于两人都没有处理个人问题的经验,所以结婚后不久便遇到麻烦。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告诉对方自己的感觉,有时甚至会气得吵起架来,却又吵不出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原本以为情况会渐渐改善,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有了第一个孩子后,两人之间的问题好像不那么难处理了。”“生了第二胎,是个男孩,但婚姻问题其实从来没有真的改善,我们虽然无法讨论出问题的症结,却也不太在意,因为我们都很爱小孩。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在事业上冲刺,就算有空跟太太聊天,话题也在儿子身上,只要提及夫妻间的问题,常常就谈不下去。”“两人之间好像少了什么。后来,我……”
成长,从重新认识自己的父母开始
大概是20年前,大学期间,我和母亲沟通了她对我的影响,那次沟通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母亲痛哭流涕,后面就指责我的过分。那是一次非常不好的体验,但是却是我成长中的里程碑,我开始通过观察父母和自己,来逐步找到我习得他们的一些行为和思想。然后开始改变自己。 我很爱自己的父母,感激父母为我做的事情,当母亲为此生气而流泪时,我会感到愧疚,觉得自己背叛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