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置微波炉

周日,为了一只被冻僵的烤鸡,又添置一个微波炉。烤鸡上半个月前买的,自从放入冷藏室之后,就让我不知道如何吃它。似乎添置微波炉的事情由来已久,只不过是找到了借口而已。微波炉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尤其是可以温温早上冰凉的牛奶。想想从家里带回来的花生米,亦可用它爆炒一下,真是高兴无比。

烤鸡,微波了一下,味道自然没有刚买的时候脆,不过还是香气扑鼻。想想给自己添置了好多小电器,用的最多的就是热水壶,其它的都只是压箱底。不过,我想微波炉还是深思熟虑的,至少可以温温早餐。

最近,不知道是等待放假还是等待新一年的开始。心突然很浮躁。总是止不住的漫无目的的浏览自己的博客。事情虽然少了,但是总还是有一些需要做。尚不能进入放假的状态。我知道自己还是不够成熟,放假浮躁的心态还是让自己过早的进入放松状态。

办公楼里的冬天

今天,上海大雪。已经临近放假,心似乎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无法安定下来。我喜欢手里端着一杯暖暖的咖啡,在天台看雪。上海的雪,总是后劲不足,有点像梅雨季节的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完全没有北方鹅毛一般,一夜冰封山河,来的畅快。但是,这里呆久了,也慢慢习惯了,熙熙攘攘的雪。

周末在家呆了一天,外面也是淅淅沥沥的一天,早晨起来,雪花勉勉强强的覆盖了房顶。但是依旧淅淅沥沥。今天中午,雪花开始大起来,从天台望出去,竟然是一个白色的世界。创新港到了假期,会议厅会租给一些儿童培训机构,这样,雪花伴随而来的是尖叫和嬉笑。曾经也和他们一样,喜欢往雪地里跑,但是现在,只是静静的站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看着雪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下雪的时候,并不冷,反而会感到一种温暖。一个人站久了,总会有同事走出来一起看雪。大家会对白茫茫的世界指指点点。进而担心起回家路途是否顺利。而我只是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静静的享受着纷纷扬扬的雪。

一剂猛药

对于人的管理似乎最近有了很多的想法和经验。从最初的保守和防御,到积极和攻击,现在我想更趋于攻守兼备的状态。对待客户和市场,我觉得自己必须知道对方的底牌和王牌,这样才能攻守兼备,以不乱治乱。当然底牌和王牌也需要不断的体会、揣摩和实验。这些,一开始都只是市场上的经验和教训,没有迁移到管理上。最近我发现,是可以用它们来管理你的下属。

刘是我最不好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她从事的工作我也是正在摸索和成长中。她两次和我摊牌,说不做销售,因为不喜欢。第一次,就是我刚刚管理她的时候。当时想,公司用人之际,小家伙什么都不懂,先给个名头慢慢来吧。第二次,就是最近,她讲了后,我没有去说什么。当很多事情都有个七七八八的考虑之后,包括最近有的部门辞职,我觉得自己已经考虑清楚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想,自己是这样判断的,刘对生活是有想法并且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而什么是对自己不好的。总之是一个很敏感而清醒的人,这样的人,你可以和她讲道理的,但是需要告诉她,你的底线。

上周五,我把刘单独的叫道一个办公室。开始,我问她,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很吃惊,开始说。我继续讲: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身高、体重等等讲就可以了。如果所想,她对自己的身高非常不满。“好了。你觉得,在我看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笑笑讲“你看来,我是一个聪明、但是有点单纯和幼稚的人……”“我来告诉你,首先,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是我对她评价的第一句话。“有一定的能力……”。

我通通通都讲完了。刘是一个一直在做公主梦的女孩,就好象孔雀里的姐姐。我只是把她的梦揭穿了。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很普通的人。我想一个满脑子不切实际想法的人,是不便于管理和成长的。对我和她来说,这次谈话,是一剂猛药。但是,我考虑清楚了,我们部门要成长,有的人一直找不到方向的话,需要下一剂猛药。我的底牌,是亮出来了。当然,需要告诉她怎么做。我们都需要更加职业。

一年足球

毕业后,时间多了,慢慢看看足球。也许06年的足球太过精彩,06年的光芒几乎覆盖了07年。本来没有什么写写足球的想法,这是觉得一年中还是有很多精力在足球上面,现在不写写,怕是很快就丢失了。

4月还是5月,或者6月,记不清楚,在浦东的源深体育中心,鲁能和申花一场对决。申花已经不能再输了,而鲁能正在联赛领头羊的争夺中。球场里看球,并不能看到什么,因为距离,虽然,开球之后,基本可以随意调整自己的座位,但是在客场环境中,总是希望到自己的方阵去助威。感受一下气氛。而客队的方阵,基本上是最差的观看点。想想看球,就是看看气氛,也罢了,鱼和熊掌总不能兼得。

具体记不清楚了,如果心脏不好,最好还是不要去现场。是输了,鲁能输了。

觉得家乡对于山东人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10年多的足球历史,的确培养了一大批的球迷。我不是球迷,好像觉得不够资格,对于我来说看和不看,两可。但是看了就看了。就有点想法。

亚冠功亏一篑,A3重蹈覆辙,联赛亦然。三大皆空,似乎就像很多足球评论人员写的一样。当然也有客观因素,球队的灵魂郑智远赴英国,让一支打法渐渐成型的球队,找不到方向了。很多人攻击教练,甚至嘲笑队长舒畅的转身慢,更有甚者揣测其中的熟人关系。吵吵嚷嚷,一直没有停。在北京队一战中,全线溃退,让我几乎对他们失去了继续关注的想法。觉得就是这样,关键时刻掉链子。

新年,听说来了个从河南转会的北京人,有点意思。要知道这个人并不出名,但是为了得到他,鲁能花费了300万元。外行都普遍不可思忆,觉得不值那么多,包括我。因为球队历史上并不少买而不用的人。我想人总要有点经验,以前尝试一些,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同样的事情会少犯一些过错。当然主教练图拔总有自己的考虑,从2004到2007,从一个半专业球队,变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队伍,虽然需要磨合的时间还很长,但是至少在他的手里,球队实现了向强队的跨越。就这一点,没有人比图拔更适合现在的鲁能了。但是事情总要有个阶段,也许我们都不敢去想,像弗格森一样支配一支球队十几年,是否可以在中国实现。但是,一切机缘巧合都要有个环境,我们的足球环境应该是非常不好。大家都在捞,而没有人去考虑养殖。很多人都怪罪足协的问题,但是足协在他的职权范围内只能做做和事佬。大刀阔斧,总要伤及很多人的利益。只能哪里坏了修哪。至少让一个庞大的足球经济不至于熄火。

去年有几期《足球之夜》,探讨过我国足球的环境和一些对足球有过贡献的人。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及其它一些项目,我们总要看到有一些真正热爱这项运动,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和实际的培养和管理体系。有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并不需要很多人,只需要几个就够了,因为好的体系会自己培养优秀的人才。足球是我们理论上职业化最高的运动项目,而实际整个情况非常差,也是80年代一些行业发展的代表。总体上讲,一个不成熟的体系,过度膨胀,只能使问题更加严重了。

不过,还是有些曙光,比如鲁能自己在从事的事情。我们看到他们在进步,更加科学和合理。也许这就是体系自我修复的开始。今年继续关注鲁能。

可以理解的孔雀

最近看了很多影片,几乎把近2年的国产大片都看了一个遍。《色戒》很优雅,《投名状》故事讲的很好,《三峡好人》的选材和构思很真实,角度很深邃。但是这些和我今天看到的顾长卫的《孔雀》,我觉得都不能与之相比。虽然影片描述的是不同的文化,甚至面向的观众都是不同的。但是直觉告诉我,《孔雀》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以及艺术表现,将是跨越时代的。

故事讲述的是河南一个小城中,一个家庭的故事。家庭中有5个人,分别是妈妈、爸爸、大哥、姐和弟。大哥脑部有点问题,按照我们的话讲,有点傻。姐是一个对生活有特殊想法的人,她一直都没有放弃梦想,并且敢于为自己去争取。弟弟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学习不错,也懂得帮助和理解。妈妈有点偏心大哥,觉得大哥可怜,或者想维持这个家的稳定和她认为的公平。爸爸很简单,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家很普通,很普通,甚至都可以从我们身边找到很多。

影片从弟弟的角度去看待三个人,从姐姐开始,到大哥,最后是他自己。从始至快结束,都没有孔雀,甚至都没有提到孔雀。孔雀只是出现在影片即将结束,三个家庭分别经过动物园两只孔雀,各家对冬天没有开屏的孔雀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首先,是张静初饰演的姐姐。她一直梦想自己可以是一个伞兵,有的时候仿佛机遇唾手可得。但是,没有,她没有成为一个伞兵。她疯狂的编织了一个降落伞,用自行车拖动,感受可以想象中伞兵的快乐。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生活,觉得自己很漂亮,觉得自己很有勇气,甚至觉得自己多才多艺,应该可以争取到更好的生活。为此,她轻易的把自己出卖了,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现在的东西,去争取不同的生活。也许,当她觉得为了自己的想法或者梦想,这些都在所不惜。很执着。就好象现在很多朋友,编织着一个公主的梦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公主,是鹤立鸡群,自己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生活。

其次,是大哥。大哥有点傻。虽然虎背熊腰,但是经常被同事欺负。甚至他一直表现弱者的形象,以换取大家对他的同情。而在家庭,他紧紧的控制着自己的母亲,通过具有家庭资源分配大全的母亲,为自己获得最大的资源。我不太喜欢他,感觉和他的家人一样,他是家庭的累赘。大哥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想法,委屈和愤怒都只是一闪而过。大哥后来娶了一个农村的瘸腿姑娘,慢慢的做起了一点点生意。

最后是小弟。学习还不错,一切都正常。只是觉得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嘲笑。一次大哥给他送伞,当老师问他是谁的大哥时,他无法承认这个事实。拒绝。逃避。到最后,一次他逃出学校,再也没有回去。同样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逃避。最后,依靠一个女人生活。不去想,也不做任何事情,只是这样四处游荡。

影片在传递一种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三个人,三个不同的命运。就好象最后他们对不开屏的孔雀,表达。孔雀开不开屏无法确定,姐只是告诉家人,由于自己没有准备好,是自己的问题。大哥去逗孔雀,没有太多的想法。而小弟告诉大家,孔雀冬天是不会开屏的。而最后三家都离开后,孔雀开屏了。孔雀,作者表达的是什么呢?我想是人生的期待。没有太多期待的反而生活的最好,而期待最多的,最后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好像今天就看到了这么多……

08年1月27日补充:

以上的东西,表达的不够清楚,主要是试图将自己对孔雀的理解全部描述出来,而问题是可能一个都讲不清楚。现在回想,觉得顾长卫,描述的三个人,是面对生活三种类型的人,甚至可以用他们来套到我们自己身上。姐姐代表的是:一直生活在梦想里的人,梦想总是不实际的,最后,要么接受现实,要么继续生活在梦想编制的梦里面。大哥代表的是:对待生活很简单,也容易随遇而安的人,这种人其实很聪明,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小弟代表的是:没有梦想,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意去为一个事情付出,不去争取,只是躲避和退缩。

和一个同事谈到我的理解时,他告诉我,在他们家,姐姐是一个从小就没有太多资源的人,但是总是很好强,甚至没有上学就去打工,很努力。但是现在她结婚了,在家里,只是打打牌,已经听不到或者看不到她有什么想法了。和故事中的姐姐非常相似。很多人都有公主和王子的梦想,梦想自己就是公主和王子,希望或者努力让自己变成。而现实呢?可能拼命改变的,是自己永远都不能实现的梦想。

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同学和朋友,很多在学生时代是很风光的,他们就好像小弟和姐姐。现在平静而没有什么的生活着。而也有些像大哥一样,大家都称之为傻人傻福。很有意思,并非是机遇或者什么机缘巧合,因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事情。

 

合力

我们来到上海已经2年4个月了,每年都可以感受到成长,以及成长背后越来越厚实的积累。上海相对北京和广州来说,商业文化并不活跃,这里人更多的是选择自己身边的东西以及注重在自己的范畴内做事。

去年年底。我们开始和一些大的单位合作。一开始,我还是没有理清楚,把问题归纳为圈子,里面有很多信息和机会。昨天和一个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归纳起来称作:“合力”。

我们彼此拥有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合力。这种力量甚至可以做到1+1>2的效果。当然并不一定力都向着一个方向是最合适的。这里需要制衡。需要双方都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没有永远的强势,也没有永远的弱势。强弱也只是我们彼此的目标和方向不同而已。

最近和一个的合作伙伴交锋之后,的确有了很多的收获。结果,双方都平静的坐下来,按照一种规则,彼此尊重而包容。我觉得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清楚自己的王牌和底牌。猜测对方出什么牌是合理的,而什么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要继续玩下去,而不合理的,要告诉他出错了。而告诉不一定要用语言,可以是拒绝或控制。我想这个叫“制衡”。当一方考虑是否继续玩下去,问题就会退回到最初我们玩牌时,大家的想法。这样问题就变得很简单。

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体验,很多想法。

合力。

喜欢藏起来。

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消失,一种是躲避。之所以叫藏,是自己希望这样,是主动为之。

首先藏的是欲望,然后是感觉和感动,最后是感情。而感情我是藏不住的。就好象,水除了变成冰,是无法将其一滴不漏的捧在手中。不过,当它变成冰之后,需要等待很久。

我用对生活的热情去藏自己的爱情,我希望说服自己,因为心会告诉我,该如何选择。有的时候,也想,就这样算了,结婚生子。也许可以慢慢的去了解她。好像也可以讲的通。但是每一次,心都会将自己藏起来,有的时候是躲避,而有的时候是消失。就像我自诩自己有狼的鼻子,一定会找到适合我的。

我对待女性,以前十分恐惧,尤其是漂亮的女性。她们对于我更多的是性别的符号。有的时候很紧张。慢慢走上社会,学会藏,恐惧可以藏起来,最后没有人知道。最后连我自己都忘了。后来就给自己一个理由,首先要实现社会功能,然后再去考虑自己的爱情,在目前的圈子里,很适合的女孩还没有。就这样,大发了自己。藏了起来。

上周,头发门事件。是内心藏的东西,漏了出来。尽管我很自然的掩饰了。

还要藏多久?

直到一个我真心真意爱的女孩出现。我想是这样的。

 

信息阻塞

最近,看了很多影片和书。可能是最近不是特别忙,或者大脑不是特别忙。出去,就买很多电影和书。虽然书还是仅限于杂志。加上最近需要补的专业书。时隔半年,再次遭遇信息阻塞。就是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进入大脑,阅读的时候没有特别多的感受。让我觉得出问题的是,1、没有书籍,就感到不安。2、一个电影和书籍,都没有太多印象,就过去了。一开始觉得作品不够好,返回头去,发现并非如此。确定,最近信息阻塞了。

多了,就是过犹不及。已经形成习惯,不太能够十分轻松的看看热闹。而仅仅表达热闹的作品,对我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兴趣。而太投入的去阅读,往往是一个令人疲惫的事情。最近老是迟到,也是晚上睡觉太晚的缘故。一个人给我提醒,说,信息对我来说,太多,就迷失了。好像就是这样。生活也得有个重点才是。

一个月前,去家乐福,买了一桶,价格不菲的咖啡,是意大利进口的,叫“illy”。上周才把雀巢解决了。冲了一杯,很香。但是很多不溶解的颗粒,才想起货架旁边的滤纸。赫赫。我觉得对生活,想的很多,但是却不能够规划好。很多时候,总是赶鸭子上架。临阵,一鼓作气。

需要给自己一个规划,毕竟已经心比较稳定了。为什么总是要等到,问题出现阻塞才能够意识的到呢?

昨天,请假,在家,收拾房子。洗衣、擦桌、扫地、拖地、收拾床铺。很久没有这么彻底了。打扫完,就好象把心一起收拾了一样。基本上把能洗的都洗了,能扔的都扔了,能擦得都擦了。不错,感觉轻松了很多。

生活和信息都不可以阻塞。最近还是要抓紧时间收拾收拾工作上的事情。空闲时间,古人讲,多多屯粮草。

收拾收拾,该回家了

放假的时间愈来愈近,明天去买票。

理论上,2号就可以出发了。需要看看明天是否还有2号的票。如果没有的话,还需要在济南换车。反正,怎么都是3号或4号到家。最近终于不是特别忙了,可以抽出很多时间,整理一下去年的工作,和规划一下今年的计划。跃跃欲试,跃跃欲试。

总之,快到过年了,做不完的事情都要放到来年了。需要收拾收拾,该回家了。

1月22日补充:

票已买,2号下午,回家。

培训

今天,加班,是给两个部门培训。考题是我出的,大家考的一塌糊涂。之所以要考,其一,销售部培训不到位,其二,通过带刘,我觉得对培训和考核有了更多的想法。

老大,告诉我,他觉得,将更多的用人的道理和学问讲给我是缓解了我的焦虑,但却会影响我对一个事情获得的启发来的分量。希望,我适度的焦虑起来。最近我挺焦虑的,主要是来自内内外外踢过来的皮球,我开始喝更多的咖啡,似乎每天就是不断的喝咖啡。都开始觉得是不是咖啡上瘾了,到开发部,总要要一支烟,虽然我不喜欢抽烟,但是咖啡已经不能够让我感觉更厂的镇静。好在自己的承受能力大为加强,慢慢的学会承受一些,或者承受更多的压力。管理是给我带来最多压力的事情。发火和冷落都是外在的宣泄,包括除了一份超长的答卷。

培训,我希望,大家可以启动大脑,开始学会学习,我很投入的讲,前前后后。不过还是感受到了一种集体对待知识非常懒惰的力量。事情认真对待了,总会给自己和公司很多启发。就培训本身,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动力。每个人都要成长,也要给大家更多的压力和焦虑。有的时候,需要让大家撞的头破血流之后,才能有点想法。

培训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