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三峡好人》

一直有想看三峡好人的想法,最后都放弃了。只是觉得,不想看到真实而残酷的生活。觉得这样会感到很沉重。一年了。虽然一直时常有想法。但是都没有念头。昨天晚上,终于让自己的想法和念头走到了一起。

真实,本身就是沉重的。就好象这几天,看到火车票代售点,在风雨中等待的黄牛,风很冷,但是人要生存。

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山西人去三峡寻找自己的亲人。都是经过了很多年,来到陌生的奉节,语言和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欺骗,都让我们觉得很真实和陌生。也许不曾想过这样的生活,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城市,到处是废墟,我在想从头到尾都好像是一部灾难片。影片触及着很多中国的社会矛盾,讲述的是社会底层人的生活。我很佩服贾樟柯对于细节的观察和探索。生活就是这样生活。

虽然开头感觉并不好,但是结尾似乎变得轻松了很多。曾经感觉很不好的人,都开始变得让我们可以理解他们。很多人其实很可爱的。包括,最后死于斗殴的小伙子,我们更多的是同情,就好象主人公对社会的理解和融入。在一个破落的城市,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其实很善良的。

我很少去农村,在我们那里农村是一个贫穷和野蛮的地方。是不是这样,一次回了老家,我觉得他们对待生活同样也很快乐,喜欢彼此窜门和交流。无论是我还是我的亲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在城市已经退化了的人与人的亲切感。千万不要以为,贫穷就等于不快乐。但是一旦你瞧不起他们,那么就没有任何友情而言了。就是这样。

影片结束了,我反而觉得非常轻松,甚至开始忘却《头名状》带来的沉重。我觉得是一种更为真实的体验,就好象打开屋门出去,反而觉得生活并非想象的那么冷。

《头名状》

节奏很快,除了杀戮,就是奔跑和追逐。

刘德华不再是帅哥,而是一个满脸胡茬的土匪,唯一不变的是简单。金城武依旧是小生,有些改变的是没有女人的爱。李连杰依然丝毫不让的是影片的主角,除了优美的武术拳脚,多了几分城府。影片没有改变我对三个人的看法,到头来依然是三个人的电影,而不是电影中的三个。 画面很朴素,是青色,有点卧虎藏龙的风格。杀戮很逼真,战场也很惨烈,好像是最近几年中布景最好的战场。

不知是不是巧合,昨天刚刚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有的人成全了一个庞青云。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唯一变化的是野心。就好象一无所有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计较你有多少,而富足的时候,会计较是不是会更多。而不幸的是,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庞看到了大家的价值。这些都是头名状赐给他的资源,或者是搏的成本。清醒、冒险、冷酷。

故事很有意思,是庞青云在每次看到刘关张桃源三结义,声音就变成了庞青云、赵二虎、姜五阳。庞总是会停顿下来,目标和结义似乎出现了分道扬镳的选择。一次又一次,最后是漠视。对太平军的屠杀,是庞青云无法遏止的对一步之遥的成功的渴望。姜似乎一直觉得庞是正确的,似乎就没有太多的迟疑,觉得庞更像自己的目标,而赵似乎太过于感情用事,一直以来都是庞最有力的支持者,包括,在对军队的控制上,三个人出现分歧,姜总是站在庞的一边。因为姜觉得大丈夫就是庞这样。姜没有感觉,但是一旦到了,庞杀赵的时候,他开始怀疑,是否可以冷漠到兄弟自相残杀。

赵二虎,在片中很简单,当越来越不同于山贼的生活,他感到一直追求的富足生活,和自己期待的生活越来越遥远,情义变得只是工具。尤其是太平军将领的自杀,以及被屠杀,赵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偏离了曾经热爱的生活。没有选择,更没有回头的路,甚至没有生命延续的希望,从开始赵就是庞的一个双刃剑。

头名状,我觉得拍的很不错,将一个男人对待功名和功名之外的东西分开,是否就是这样可以分得很开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

最近,忙中有闲,闲中有忙。不知道是不是应该不亦乐乎。

忙,主要是对小弟小妹们的管理,闲,主要是大家基本可以自主独立的完成任务。温州的全部余款都在今天到帐了,是我主导,陈+刘的合作。陈,我已经发现他的部分能力是超越我的,很高兴。刘,是可以将你的想法贯彻下去的。而,对于三个人,我最多感受的还是马。本周,我依然对他非常凶恶,原因是,经常在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上犯糊涂,以及狡辩。

周三晚上。我觉得自己是有问题的。因为马的事情都是小事,即便是狡辩,也不至于发大火。虽然,我亦可找到很多理由支持自己没有过错。但是,我知道是有问题的。我想,自己是一个管理者,是用人,而不是去培养一个完美的人。给他们一个平台,身上特点是不是可以为我所用,是不是可以大家一起做些事情。这个思路确定下来,分析之后,马是可以用的,他的特点和能力都基本适合我们部门的现在需要。只是很多地方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方式和性格。这里一方面,需要我有一个更大的胸怀,可以给他一个包容。一方面,我需要给他更多的时间,尤其是他在成长。

上周末,公司的一次人力资源的会议,当老板问大家,希望在公司得到什么时,马最先说的是,“尊重”。我有点吃惊,不过想想也是意料之中,老板后来又和我谈起此事,他觉得,马在我的手下,感受不到“尊重”。而尊重是一个人很基本的需求。我听了,感觉很不好,觉得我和马很像,尤其是和我刚走向职场时。

我对马非常了解,因为可能相似,他的想法和行为,在我眼里,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隐藏的。对于这样一个人,在我的手下,而我又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人,在我们想法不对路的时候,我就习惯使用压制了。

更为深层的原因:早年教育中,我母亲是一个很坚强同时也是情绪不是很稳定的女性。她不能够包容自己认为错的事情,即便是很小的事情,她认为这样发火是为了让我清醒。但是从现在看过去,有的时候,是她心情并不是很好时,是容易发现我的问题,并且发很大的火。我想我从母亲身上习得了这一点,不过我们区别是,我的思维能力比她强,很少人可以看到我身上的问题,以及我到底错到哪了。

我觉得对待马,更多的是类似我母亲对待我。强势对弱势,并且非常了解,十分容易找到把柄。马十分不幸,落到了我的手里,我一开始也没有意识到,就这样我变成了我的母亲,而他变成了幼年的我。结果也是很类似,我在对抗我母亲,从反对到沉默,马也一样。从反对到沉默。

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成长,就是需要面对诸多马一样,很有特点的人,他们就好像你的老师,让你发现藏在身上的问题。而很不幸的是,你的老师,要承受你暴露出的问题。我想更多压制,马就可能辞职了,可能他也不会明白我们之间到底是什么问题。也许要很多人在我的手下,承受我的问题,而且可能很痛苦。就好象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事情总的有个了结,至少要有个阶段,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问题。

最初的看法

好象很喜欢摄影,而且品位不错。

正经人,有思想、有理想、对生活比较认真。但很单纯,基本上对人生没有长远的规划,感性多于理性,不知为什么学的却是法律。

有她欣赏的地方。可能是社会经验、理性、对生活的热爱。能从文字中感受到其中的真实。

现在的大多数心思都在对未来的期待和迷茫上,不会谈对象的。

还是有些依赖心理,对成熟的老男性可能更感兴趣。

不太可能从网络找对象的。

还有个男性好友,重庆的,也是个性情中人。那个小伙也不错。

也需要这样的朋友的。

互补!但太遥远。

雷池一步

昨天做了一个事情,有必要记录一下。以此提醒自己。

和我同事交流的时候,我在思考,她提供的信息,帮助想办法解决面对的问题。我很投入的想,好像有点思路了,一时兴起看到她裤腿上一根头发,伸出手,揪了下来。当时没有太多的考虑,只是觉得很高兴的想到了办法。她也很认真的听并记录着。可能我们都没有在意。

不过今天下班的时候,突然想起昨天的事情,觉得需要反思一下。

首先,我不准备在公司内部找女朋友,这个是我个人的原则。其次,有的时候,会有些想法,但是问题主要指向的是爱的需要而不全是欲望。最后,是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清醒的人。我想是这样的。是应该给自己划一条线,以后可能会遇到更多的诱惑,但是要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什么人。要坚守一些东西的。我不希望,部门的人很轻浮,这样不好。作为老大,要给其它人做个榜样。

事情应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发现了,就要好好想想。雷池一步。

YI:

一根头发,你还记得,说明你没自己以为的清澈,那女孩倒可能忘了。前日看“心理”,专家的意见,真正的做爱是纯动物性的,我同意。弟弟,该给自己争取个女人了,不要那么阳春白雪,越是这样,结果越是失望的,因为这说明你的期望值很高。记住女人都差不多的,有劣根性,她们喜欢好听的,喜欢虚荣,喜欢钱,喜欢大尺寸,区别在于面具不同。你现在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是高级奢侈品。

WO:

生活日用品。高级奢侈品。

YY讲的是男人的需要。有一定道理。

不过,我觉得,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适合我的,那么我也要等下去。

我想,人总得有点想法才好。即便是奢侈品。

YI:

不是想说服你,这样有信念有原则的生活可能真的很好。总结男人的几种生活方式:

1、向着事业目标前进,身边不断地换女朋友,或者是性伙伴,A事业有成后,找一个20出头的女孩结婚生子(因为20出头的女孩什么都不懂)。B事业有成,但已经看淡女人,永远风流下去。C事业不成,随便找个懂事的女人过平淡的日子,D事业不成,今朝有酒今朝醉,落拓一辈子。

2、现在就找一个善良本分有不错家庭背景的女孩结婚,然后一起朝着幸福的目标努力,A婚后偶尔身体偷欢,但不改变对老婆的感情质量。B永远忠于老婆,不管贫富,一辈子只认这个女人。C遇到更年轻更喜欢的,同居或者包养;D离婚,找更年轻可人的女人结婚。

你选2B,还是1A呀?

学者声音

最近关于经济学者茅于轼的争论很多。并不是很关心。但是在博友的博客中看到了比较客观的评论,有查查茅老先生的博客和言论。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记录下来。

首先是介绍一下茅老先生,1929年生,现在已经78岁高龄了。如果你仔细的看看他写的东西,你会发现,老头子思路很清晰,问题指出的都很尖锐,无所畏惧,一直固守着学者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很固执。早餐没有油条,西红柿鸡蛋涨价,以及无法触及的房价都和我们现在面对的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有关。政府也在想办法,但是往往是按住这一头,那一头又冒出来。老先生通过经济学清晰的分析,我觉得即使最后并不是最适合中国改革的方向,但是至少是一个作为经济学者的声音。

经济学,粗粗翻过微观经济学,听说还有宏观经济学等等。我只是感觉到,这是一种对社会规律的思考方式。也是粗粗的翻过弗德里曼的《生活经济学》,感觉就好象从世界的另一端看世界。一开始不是很好理解,似乎到现在也最多是半知半解的状态。一本薄薄的书都一年了还不曾读完。因为,需要动脑子才能理解。不过读老先生的博客,就觉得亲近了好多。对有些不是很好理解的观点,慢慢的去理解。很高兴找到老先生的博客,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另一个层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想,七十岁以上,会是什么样的境界?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动了。

照这样讲,老先生算是够得上这个境界了吧。要多多读读他的文章才好。关于“天则”是不是在阐述世间的规律的意思呢?

茅老先生简介: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2次。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法人代表。

有的问题需要想想

从04年,走出校园,每年都有很多变化,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07年下半年,变化更快一些,自诩为进入快车道了。我想是到了一个社会经验和对自我的理解质变的年龄了。人格也在慢慢的开始成型。从发展心理学讲,很正常。一个问题需要摆到面前想想了,就是爱情问题。在很多女孩面前,我觉得还是非常自然,也知道如何处理人的关系的远近。通过妖精。觉得需要找到一个我爱的女孩。而不是爱我的。

我觉得,要求很高的感情质量,如果发现我不爱她,会义无反顾的离开。否则就会是感情的伤害。需要去接触一些女孩,简单的谈谈。慢慢的聊聊。要发现一个自己爱的。

年末,成长

两个别的部门的同事辞职了。是要思考一下,我的下属如果辞职,我应该如何应对,包括心理上的和工作上的。如果你的确非常认真的培养他们,当他们慢慢可以变成你的左膀右臂的时候,是否会很遗憾呢?我想会的。但是至少他们告诉你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员工,他们的确促成了自我的成长。我想从这样考虑应该不会感到很失落了。

年末,不管是哪个部门都有可能有人辞职,很多时候这也是这个城市的一个规律。已经在这里呆两年多了,应该习惯了。我想,如果这样,我和大家的关系应该更加单纯的工作关系比较好,这样有利于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角度。

好了,这个心态确立了之后,考虑一下我管理上的问题和进步。

陈去温州,刘独自去和客户谈判,以及马基本完成了公司增资中的任务。从结果上看,我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陈,听他的汇报,在其中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服务器一直无法访问,为此脱了一天。能够在一天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同时及时上报公司,并客观反映问题,这些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不久的小伙子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实温州一事,我很焦虑,非常担心他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过我也告诉自己,需要给他信任,也给自己信任。刘去谈判一事,对于我来说,也是基于对独立完成任务的考察。效果还是不错,并没有让我觉得很被动,并且给我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他们都事后反应,觉得出去代表的是公司,我们很专业、认真、勤奋,这些都是我们非常自己的地方。

马的工作相对于他们两个,就差一些了,上周又被我修理了一下。主要是安排的工作,遇到问题,不能顶上去,毛病太多,我也是对他锋芒毕露。老板都有些看不下去。老板讲:骂可以,但要告诉他方法。想想也是,对待他真的有点带了个人情绪。不过,总体上讲,马能够理清一周来如此多的文字工作,应该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你要学会宽容。

我们的部门还要成长的,每个人都要去独立的面对工作的挑战。能够看到大家独立的完成任务,很欣慰,也对自己很满意。但是问题依然多多,陈的吊儿郎当,刘的浮躁,马的社会化。都是潜在的问题,不愿意去面对这些问题是不对的。我们都要面对的。包括是不是有的人会辞职,如果辞职工作应该如何安排。需要考虑的。

年末,成长!

大扫除

今天,傍晚,从被窝里钻出来,环视周围。凌乱。

报纸、杂志,堆满了半个床,晚上喝的牛奶的袋子,床边都是,上周的晚还没有洗,袜子和衬衣,桌子上,椅子上,床上,衣架上都是。外面很冷,很适合冬眠。觉得已经不能再睡觉了。起来。去拿水烫烫。清醒一下。

开始收拾。各归其类。被子叠起来,才发现,一床毯子,在被罩中已经揉成一团。怪不得,老是觉得被子短了。随便一收拾,家里就像个家了。垃圾也是两大包。

上周的大战,算是没有输,而且可以打个90分。家里成了我仅仅是睡觉的地方。即便是如此,还是老迟到,觉得自己不够勤奋。不过上周三的时候,早上起来,看到我的水仙开始结花骨朵了,于是花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给它换换水,修剪一下叶子。想想过年的时候就要开花了,要过年了。

我一直这样认为,当我心理忙乱的时候,家就会很乱。要勤整理一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