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与东亚的文明之病

凤凰周刊,有个采访稿,是个日本的文学研究员。他指出东亚青年文化的同化趋势。意思大概是他看到了东京、上海、北京、汉城及香港年轻人的头发、化妆甚至气质都没有什么区别。年青人都趋于喜欢漫画、唱卡拉OK、迷恋电子游戏。尤其是最近的五年。研究员认为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东亚地区共同的文化习惯,而这个文化并非只是消费文化。说是日本文化在东亚进行的辐射,还是东亚青年精神上面对特定时期特定时代和社会背景所决定的。两种冲击同时存在和影响。具体的过程就是“理想-现实-虚无”的路径。中国建国三十年是理想的精神,八九十年代是现实社会,我们更加务实。而现阶段,当潜在的矛盾不断涌现,人民开始学会虚无。不愿意面对社会现实,情愿躲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沉迷于游戏,不厌其烦的打扮自己,宁愿没有社交而成为宅男宅女,对人生的认识是一种无聊和孤独,更有一点困惑。有人形容叫“亚斯伯格症”。一种文明的疾病,表现在,社交困难、沟通困难、非常固执和狭隘的兴趣。如同村上春树的主人公,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对外界没有什么攻击性,就是觉得怎么样都无所谓。有的人外表很缤纷,其实内心很空洞。

       O对我下了一个评语,我觉得很中肯。我在亚斯伯格症的边缘。我的生活也如同挪威森林一样可以写本小说。生活的感悟对于我很重要。我很在乎。

给自己的歌

李宗盛,52岁了。结婚两次,离婚两次,有两个女儿。

         在音乐上的成就,歌手+制作人,乐坛最近30年,几乎无人望其项背。从滚石做起,做了25年,一直到副总。算是事业有其成就了。
         《给自己的歌》是今年的作品。很多无奈,很多惆怅,很多坚持,很多问。算是一个老男人对于真爱的呼唤。却无望。
           想得的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等你发现时间是贼,早已偷光了你的选择。

对的。错的。

对的,是指正确的事情。错的,是指错误的事情。最近好些有些文化的台湾人,常常说“对的就是错的,错的就是对的”。

        实际上,很有意思。让大家说的事情是对的,但是却在每个人心中是错的。大家谈论的事情是错的,但是却又是对的。反反复复,似乎造成了混乱。以至于有的人会说,世界本无对错之分。甚至用对的就是错的,错的就是对的来混淆我们的观点。
        很矛盾。到底什么是对的事情。我想,对的事情,就是你的期待。期待是什么?比如办事送礼,把事情办成是期待,那就是对的事情。对和错对于个体来说,我想就是你的目的,以及为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这是个体,而对于群体来讲,又不同了。因为群体的目的并非是一致的。对于一个公司而言,目的是获取利润,利润是对的事情,反之就是错的事情。对于一群市民来说,生活方便是对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稳定是对的事情。
       似乎有点矛盾,比如上山下乡,对于个体来说是错的事情,甚至对于一代人来说都是错的,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是对的。错的和对的就这样矛盾。不能说,国家是对的,其他都是对的。因为如果标准是一刀切,那就是绝对的错误和正确。那就只能制造了矛盾。

灾难之后

《唐山大地震》是描述地震,更多的是描述创伤之后。影片没有去探讨群体性的创伤,只是截取了一个家庭去阐述这个问题。肉体上的伤害都是可以弥合的,精神上的伤害几乎是永恒的。唐山地震已经过去很久了,汶川地震之后,可能很多人都慢慢会遗忘它。但是灾难的影响却延续着。我们很少会思考过去的事情给现在的影响,现在的事情给未来的影响。影响是深刻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废墟。

       影片着重在描述,灾难在母女世界中的影响,一直在试图阐述她们和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一个是无法挣脱的孤独,一个是无法释然的委屈。也许导演或者编剧希望通过历史的再现去让双方回到起点。地震的悲剧重现,母亲找到了女儿,女儿原谅的母亲。也许对于中国这个浮躁的社会来说,创作者更想去表达,两代人的矛盾。母亲代表的是已经年老孤独的父母,女儿代表的是相对独立的愤青。只是两代人无法同时回到原点。
        释然心中的委屈,原谅当初的自己,过去的就过去了。

镜花缘

《功夫梦》中提到了镜子,就是通过外围的事物看清楚自己。我也是通过外面的镜子来了解自我,有别人的眼睛,有别人的行为,有我的行为和语言引起的反应。我试图去了解别人和自我,我很期待能够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我,也很期待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别人。

       Yang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相信爱情的东西,Ru说等到你发达了,就会找不到那些在困难中的爱情。Yang和Ru都是我的镜子,我总是通过他们来试图了解自己。从浅层到深层的东西。我总是试图寻找我将如何去生活这个复杂的命题,路仿佛已经很清楚了,却不知道路通向何方。
       博客也是我的镜子。近4年来给我了一个宣泄自我的空间。也给了我很多快乐和悲痛记录的地方。博客伴随着我的成长,包括事业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对感情的理解。我也更加自信,更加宽容,刚好的能够驾驭生活。
      感谢博客。
      要用心去生活,要去努力!

危机

危机这个词,去年大家谈论的多。大致有两种情绪,一种是悲观,一种是乐观。悲观论大多都表示对于未来前途的忧虑。乐观论大多都表示这是机会。很有意思,悲观的却说不出问题所在,而乐观的只是说有机会却不知道机会在哪儿。我相信有一部分人是看到了,没有必要讲出来。

       公司又发生了人事变动,又有两个“骨干”离职了。第一个反应是比较可惜。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机会。以前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无奈的机会,也就是这些人的薪水可以供给你招聘更多的人,从而可能招到更有潜质的人。现在呢,我们的管理层和管理体系以及公司的资金流已经足够充分。我们准备调整我们的薪酬制度,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体系。也就是薪水可以涨,但是要求会更多更细。这将是公司一次里程碑性质的改革,具体的运作已经开始,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3年了。我相信这是进入快车道的必有之路。
       中小企业生存之艰难问题中,最大的就是人事,一方面要控制成本,一方面要高效率。人才流失就是流血,但是有的是污血,需要流出去。人的流动性也是公司必须学会面对的问题,在薪水低的时候,企业只能表现为相对的弱势,甚至通过各种手段来留住大家,但是薪水上涨了,公司就可以更强势,在平衡中要求更高的效率。如果要应对流动性,必须要把工作流程肢解,把每个工作步骤细化,而且要考核。这样进来的人和走的人都只是一个螺丝,换掉而已。
       我有很多想法,很多想法是错误的,很多想法没有机会实施,很多想法自己也怀疑可用性。 后来发现,很多很多很多想法,只有一个到两个真正被采纳并贯彻了下来。想法还是这么多,但是如何去用他们,甚至是如何继续思考都是我最近的心得,不要着急,慢慢寻找机会。
       我们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大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