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的支点

在我的世界里,似乎没有特别多的错和对。因为错往往只是一个支点,支点对应是改变。而对也不过是一个开始,或者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很多期待很久的事情,慢慢的实现了。没有太多的对和错。对的,也许是对自己和事情本身进一步的了解。错的,也许是对观念和道德的谴责。

现在的我,并不矛盾,在外人看来似乎有点固执和狠。似乎每一个信息和行为,我都要规划一下我想得到什么。事后,有空的时候,都要想想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我总是希望每一个我自认为重要的事情,设置一个支点,要让自己清晰的知道,哪个方向属于我。

最近,也许又遇到一个支点。我体验到了期待很久的东西,虽然觉得并非是自己想象的,或者觉得自己得到的是有所保留的东西。也许事情本身是个错误。但是确实发生了。对我来说,并不见得是件坏事,至少为我打开了一个重来没有打开的窗子。

很希望自己可以清醒的面对发生的事情,不管如何,错与对,都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支点。

保质期

保质期是一个界限,界限内的和界限外的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我好像一只过了保质期的面包。原来,只是感觉自己很简单。现在,不知道自己将要变向何方。就好像出了保质期,对自己变成什么,无法预知。

新的东西,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心理上的。就好象感觉自己变质了一样。也许本身是个错误的事情,但是又很容易找到可以解脱自己的理由。也许对我的成长并没有错什么。

记录下来

我总觉得,很胖,满篇,都是吃吃吃。其实,身材很好。

我总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知道。其实,都喜欢表达真实的东西。

我总觉得,好像很可爱。其实,真的很可爱。

我总觉得,一张照片真的很难找到。当我翻动相机的时候,多的都让人忍不住笑了。

我总觉得,一张都不留。其实给我留了两张。

我总觉得,很敏感。其实,都非常善于捕捉彼此的讯息。

我总觉得,很有思想。其实,我只是在欣赏清晰的思考。

我总觉得,当时有一些快乐的幸福。其实,幸福延续了很久很久

Too Much Hoping

昨天,又是一天的培训。下班的时候,特别不喜欢说话,有的同事路上攀谈,也只是疲于应付。回家的路上,只是觉得好累。下班前最后一项培训是影片《My Left Foot》,目的也是让大家互相了解。对于我而言,感受最为深刻的是主人公母亲讲的,Too Much Hoping。

我一般会在Hoping出现时,给自己泼泼冷水,让自己更清醒些。不要被仿佛已经得到的东西迷惑眼睛。要反复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想得到的。什么结果是我可以接受的。就这样,即使出现最坏的结局,我也可以平静的走过。而且会觉得自己又更加了解自己及自己的选择。很多人,尤其是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都在谈论梦想,谈论激情的生活。最近来了很多同事,尤其在部门培训的时候,很多新人会谈论自己的梦想,会反复提到成功。我并不喜欢这两个词语,我觉得“想法”更好些,梦想给人感觉只是想想而已,而成功总觉得是功名利禄。我觉得“成长”更好些。最近,翻翻自己的博客,又看到了《追着幸福跑》,觉得幸福很简单。想法和成长也很简单,只是把遇到的问题处理好。

最近,常常觉得2月底3月初的那一个月,自己成长了很多,心可以包容更多的东西,也可以承受更多的挫折。很好,虽然,当时的我,感受到的是极度的疲惫和烦躁。也许,正是这样促进了我的成长,延展了我的想法。回头看看仿佛是一种财富。想想的确是一种珍贵的东西。我想,告诉,一个正在迷茫中前进的朋友,坚持住,积极的寻找出路。也许很多月以后,自己坐在办公室里,回忆起几个月前的财富。

Too Much Hoping好不好, 不好讲,但是要知道自己该如何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挫折和磨砺,都会是未来的财富。

生活的味道

生活是什么味道?

我想,应该什么味道都有的,如果你小心的去体味。

我的生活很单调。但是并不孤独。常常自娱自乐。也许习惯了独自一人去品味自己选择的生活。

最近,生活多了一些淡淡的味道,知道不经意间,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体验。

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可以讲真话,而且可以真实和认真的去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很高兴,就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吆喝了很久,终于听到传来的回声。不是很热烈,但是却感到很安全、很踏实。

虽然……,但是我觉得很亲切。

生活又多了很多需要去体味的味道。

我就是我。

《铁马冰河》

最近通过凤凰卫视,看了《铁马冰河》(辽沈战役的记录片)。这个纪录片的导演和主持人相当不错,非常精彩,也很受启发。纪录片从日本人投降开始即1945年,现在已经演到1947年,即东北大决战的序幕。记录片之所以我觉得很好,主要是它在阐述了更为丰满的历史。没有回避美苏之间的角力,没有掩盖林彪的军事才华,很客观的描述对垒双方的实力。尤其是找到了很多,现在已经八九十的老兵,让他们去诉说当时的他们看到的情景。

历史给出丰满的,给出宏观的,给出客观公正的。

很受启发。

樱花樱花

3月,或者更早,上海的樱花开了。去植物园看樱花,似乎有点舍近求远,因为张江很多日资企业门前都有大片的樱花。但是我还是去了,只是想溜达溜达。

植物园比我想象的要大些,错综复杂的水洼湖泊,以及大片可以遮日的松柏水杉,将整个植物园分成一个个小小的块状。而每一块就是设计师所倡导的植物群落。

园中,我一直不停的走,不停的走,不知道是否在寻找樱花,其实整个植物园遍地都可以看到樱花,虽然有时只是一两颗簇拥在一起。今天的风有点大,一阵风吹过,樱花像雪一样飘洒下来,甚至有人在樱花树下捕捉纷纷扬扬的落花。风里还是有点冷,虽然午后出现了几分钟的阳光。一开始并不觉得什么,只是跟着急匆匆的人群,在花丛中不知道看些什么,只是匆匆走过。但到了下午4点,游人渐少,或者温度骤降,让我觉得灰植物园分外的冷,分外的安静。想回家了,却非常喜欢难得的安静,一个人在斑驳的水杉下坐了好久。一个打拳的,如无其事,一招一式反而让我觉得很和谐。木头的椅子上并不是很凉,把衣服紧紧,或者蜷缩起来,享受冷冷的安静。

初进园,走入兰园,从介绍中了解,日本人对兰分外喜爱,自80年代以来多次与我国进行兰花的交流。馆内陈列的也多是那是交流中的来自东洋的兰。兰很简单,甚至我开始并不觉得它们有多美,没有夺目的花朵,没有庞大的枝叶,甚至个头就是一点点,何以被古人称为君子的兰呢。兰拥有完美的对称,每一片叶子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去慢慢的观察它,发现叶子的弧线特别优雅。好像武士的弯刀。我想东方人,喜爱兰是不是喜爱这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象征。

盆景园,没有看到特别优秀的作品,只是对园里强调的海派盆景略知一二。我发现很多作者都是希望将山水搬到家中,锋利的山峰好像诉说一个人彰显的个性。而山峰中的植物,则展示生命力的坚强以及相处相容的和谐。

在园区,吃得午饭,看到很多8、9岁的孩子,手里播着鸡蛋。想想很多年前,我也和他们一样大小,学校组织春游或扫墓的时候,妈妈总是给我煮上很多鸡蛋。没有任何味道的鸡蛋真的很难吃,不过小伙伴们一起也就没有太多的问题了。无论如何,一堆鸡蛋也可以拿出来换其它的吃得。只不过,今天我吃得是鱼丸,没有人和我换鸡蛋。

走到樱花集聚的3好门附近,才看到大片的白里透红的樱花。花下有很多人,大家铺在草坪上吃吃喝喝,更有些日本人在树下唱歌。对于他们这是家乡的象征。樱花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去欣赏,一旁的桃树林就冷清了很多,只有些摄影爱好者光顾其中。我找个凳子,在桃花和樱花之间,坐着,也可能是休息,也可能是在欣赏樱花和桃花。

在园里带了很久,5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我想,只是溜达溜达。

水的节奏

周末去游泳。

游i泳池很小,但是依然感觉很好。

一下水,我就好像是一条泥鳅,呼呼的沉底,呼呼的前进。我很喜欢游泳,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下水。一开始只是乱扑腾,很随意的划水。后来,就开始一趟一趟的来回游。去年的八月,我还记得,每天都要去游泳,将一天的压力都释放的水里。再后来我的游泳水平稍有提高,其实我觉得只是了解了水。

水是无形的,甚至在水中也无法捕捉到它,但是却能够感受到它的力量,尤其是你划水的时候。我尝试借助水起伏的力量来换气,一开始还要呛水,后来就掌握了水的节奏,按照节奏来。水的节奏不是波浪,也不是水的振动,而是水对你的力量的一种反馈。当下沉的时候,水会去拖你,当上浮的时候,水会拉你。我所要作的是,当水拖我的时候,就上浮,而当水拉我的时候,就下沉。慢慢的我发现甚至都可以不用太多的动力,只是我推动着水,而水推动着我。很有意思。

想想,很多哲人都免不了议论水一番,有人甚至觉得是一种有形与无形转换的境界。似懂非懂。

我想,节奏很受启发,万事万物皆有节奏。

Sogno

Sogno = Dream,具体指的是梦想,也有人翻译为大地之梦。翻译到底要表达什么,我想并不需要,因为听听 Andrea Bocelil 就明白了。Sogno好像鹰的眼睛。

我听了这首歌。很好听的拉丁情歌。听了好几个版本,只是感觉唯bocelli能把它唱的很深情,很入骨。
学校的资源很丰富。我打开了bocelli的各个专辑听了下。感觉最最喜欢他的名叫sogno的那个唱片集。这个唱片集共有十四首单曲。感觉每首拿出来都很经典。很不错。没有那种纯正古典歌曲的凝重与古板。其实,不是很喜欢听他的那种一上来就提气高调的歌曲类型。而sogno正好将古典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结合的恰到好处。

铁犁

第一次听到这个单词的时候,是史学家将二战即将结束时,苏军对东欧国家进行的大规模的制度和社会结构的调整。简单的说就是推倒重建。

销售部和市场部分别的人事变动及机构合并,我感受到了两种力量,一种是外部的,一种是内部的。

外部的力量是销售部已经形成的有些固化的东西,比如做事情的方式,以及相对松散的管理。内部的力量主要是基于自我,我本身的特点,我对大家的了解以及信任的建立,可能我并不老练,不自觉的就会分出谁是嫡系谁不是嫡系。两种力量都指向的是分裂。

公司采用平衡两种力量的方式,是分而治之。但是销售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整合和统一。最近在管理的书上,看到了我摸索出来的一些管理方式,比如矩阵式管理,讲的很神秘,其实就是部门和项目双重的管理体系。很有成就感,但是又会觉得为什么不学习一下呢。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比书本的理论来到真切。矩阵是线性代数讲的一种数学运算方式,好像是多元方程求解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多元向一元的转化。给我的启发是,将注意力从各个市场中集中起来,收缩战线,集中最擅长的市场和潜力最大的市场。

对于我,目前的最大的问题还是打造一支队伍,我们从收缩的战线上将注意力集中于两点,一点是明确的需求和市场操作方式,一点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当然需要采用强硬的管理,采用铁犁的方式,让每个人形成职业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有一点,内部对于资源的分配以及对于这种分配的仲裁,我得需要慎重和小心。

加油!